辛亥革命研究会和孙文研究会,是日本两个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性学术团体,参加者为对中国近代史专门有研究者或对此有浓厚兴趣的教授、学者、研究生等。一个在东京,一个在神户,分别吸取本地区以至其他城市的有关人士,组织学术报告,展开专题讨论,厘定章程简则,发行会刊通讯,办得很有成绩,很有特色。
设在东京的辛亥革命研究会,倡议于20世纪60年代,到了70年代末,在野泽丰、久保田文次、小岛淑男、中村义、藤井升三等教授的擘画、支持下,正式成立。主要活动:一是举行例会。自1980年6月起,至1984年3月止,共开了四十次,平均每月一次,其中研究报告二十二次,研究动态之整理六次,书评三次,中国电影欣赏两次,其他七次。报告的内容有《宋庆龄在中国革命上的地位》(久保田博子)、《关于洋务运动时期近代棉纺业引进论之研究》(铃木智夫)等。二是发行《辛亥革命研究》。1981年3月起,每年出一本,在已出的三期中,有《关于中国国民会》(小岛淑男)等论文,《关于“东亚”》(中村义)、《福州轿夫暴动》(小野信尔)、《湖北革命战争见闻日记》附解说等考证和资料,还有久保田文次、松本武彦等日本辛亥遗址的调查,都很有参考价值。他们还印有《东京辛亥史迹》,已见七期,图文并茂,易于勘查。三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一方面邀来日本的外国学者做学术报告,另一方面通过会刊介绍我国辛亥革命研究情况,并编集《辛亥革命文献目录》(山根幸夫编)和搜辑日方辛亥资料。
设在神户的孙文研究会,是在编译孙中山著作的基础上组织成立的。1983年6月开始筹备,9月15日审议通过,推定神户华侨总商会会长陈德仁先生和伊地智善继、山口一郎(代表)为理事,岛田虔次、山本秀夫、彭泽周、今堀城二为评议员。除积极促成修复已故华侨吴锦堂别墅移情阁作为孙文纪念馆外,还召开了七次会议。报告有《辛亥革命和神户华侨》(陈德仁)、《南方熊楠与孙文》(笠井清)、《末永节与孙文、黄兴——访问福冈的末永贤次氏》《在县立高女听宋庆龄讲话》(大西寿子)、《孙文和神户——外交史料馆所藏资料介绍》(安井三吉)、《香港、东南亚旅行杂谈——关于孙中山纪念馆》(伊地智善继、山口一郎)。会址设在神户华侨总商会会馆,准备出版的《孙文研究》(年刊),《会则》中指出,该会的目的是:收集、发掘、调查关于孙文的资料,并进行孙文、日中关系理论的历史的学术研究,发表其成果;同时,以广大的一般市民为对象,利用出版、电影和音乐活动等,充分显示孙文的事迹。
去冬今春,我在日本讲学,和两个研究会都有多次接触,对他们的热心会务,注目交流,深受感动,他们的报告、座谈、调查、访问,也各具特色。举例来说,报告会一般事先印发讲稿,报告时只述要点,把更多时间放在提问解答、专题讨论上。会后酒聚,继续各自就有兴趣的问题相互求索,思想活跃,气氛轻松,遇有不同意见,既有争议,又能尊重,有利于学术探讨。又如他们注意辛亥革命和孙中山、黄兴、章太炎、宋教仁等在日本遗址的调查,我在东京和神户,就由他们分别陪同参观,由勘查过的教授专门解释,年轻的研究生记录摄影,用他们的话来说:“使中日友谊一代一代相传下去。”他们也注意“接班人”的培养,有些会务交给研究生承担,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由于研究会讲究实效,从而吸收了一批学者,如孙文研究会的主要成员,很多是京都、大阪的教授,遇有报告会,还有远道前来参加的。我在东京和神户报告时,冈山大学的石田米子副教授特地赶来,遥远的东北大学、岩手大学、山口大学的教授还冒雪前来。
我在返国前夕,曾向辛亥革命研究会的久保田文次、小岛淑男教授,和孙文研究会的山口一郎教授提出,请他们将办会经历整理成文。他们认真负责地写了“情况”(久保田先生为了扶植后进,特嘱松本武彦先生撰写,已由黄绍海同志翻译),做一简单介绍。我想,这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借鉴国外经验,也许是有帮助的。
原载《光明日报》1984年8月22日《史学》第3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