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太炎和孙中山赘论(1 / 1)

1984年3月16日,在神户孙文研究会讲《章太炎和孙中山赘论》,报告由该会和中华华侨总会合办,地点即在神户中华华侨总会华侨史博物馆。

报告由神户孙文研究会会长山口一郎教授主持,神户大学文学部陈来幸女士翻译,参加者有:

续表

我在1978年第3期《社会科学战线》发表过《章太炎和孙中山》一文。这次由京都、奈良至神户,山口一郎教授嘱作简单报告。因报告由孙文研究会出面,我的《章太炎和孙中山》也发表了好几年了,意有未尽,因此在旅邸,起草讲稿,仅赘述三事:一是章太炎之由维新到革命,受到孙中山的影响;二是1908年前后的章、孙矛盾,是革命派内部矛盾;三是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而章太炎则在舆论上起作用。

讲毕,山口一郎教授宣布,座谈会开始,请畅所欲言。

庄司庄一:听说汤先生在东京大学讲学时,曾对古文翻译,请做介绍。

近藤邦康:汤先生在日本情况,我准备写文章在《思想》上介绍。我们学章太炎文章时,将典故一个个调查,而这些典故,汤先生头脑中都有。讲时,先把章太炎的文章读一遍,再用现代语翻译,我们读得很细致。想起自己过去在大学读书时,一小时读几行,查出典,而汤先生都能背下来。他的教书方法和我们不同,先看全局,掌握主题,再逐字解决。听说中国读古文方法先重记忆,有时老先生也不一定完全理解清楚。

我们讨论时,一个个讨论,如何读法,还在探讨。

庄司庄一:请问中国是怎样个读法?

答:过去有的重训诂名物,逐字寻绎。也有“不求甚解”,认为“心知其意”,可以一旦“豁然贯通”的。

近藤邦康:日本对汉文学习,是一个个字学的。

庄司庄一:日本从大学开始慢慢讲汉语,有时理解得很少,请问汤先生怎样能将原书背诵出来?

近藤邦康:汤先生在东京讲学时,一背一大串,古书记得很熟,都在头脑中。

庄司庄一:汤先生对现在大学生是否也是这样培养?现在能背古书的多吗?

答:我并不要求研究生、大学生像我一样背书,我是在过去的时代里,特定的环境中读古籍、背古书的。现在年轻人能背经书的恐怕不多了。

今里祯:说孙中山思想是民主主义,是否他是彻底的民主主义者?

答:我是说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晚年由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不幸在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不久,他北上逝世了,否则他会“适乎时代之潮流”,更有发展的。

大冢博久提两个问题:

一是报告不谈辛亥后孙、章矛盾,是否妥当?

二是对康有为、章太炎,用今文、古文言改良、革命,是否意味古文比今文先进?

答:其一,今天报告题目本为“赘论”,只是作《章太炎和孙中山》一文的补充,关于辛亥后章、孙关系,我已在《社会科学战线》上讲了,这里一开始我就说明,只讲辛亥前。

其二,康有为、章太炎之言今文、古文,不过说那个时代的援用,并不意味章太炎以古文反对今文,以革命反对改良,古文即进步。与此相反,维新运动时期,今文经学具有活力时,章太炎虽主古文,也一度援用今文。

即使同一今文,同一古文,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内容,为不同政治服务,起进步作用者有之,逆时代而动者也有之。以古文为例,顾炎武是清代古文经学的复兴者,以读书与抗清相结合,乾嘉时就不同了,直到章太炎才将顾炎武经学思想中的“经世”内容,为其反清革命服务。以今文为例,清代复兴今文,原为维护封建统治,康、梁始用以变法维新,欲改变封建的中国为资本主义的中国。

所以研究经学,应该根据社会条件、时代特点、历史情况具体分析。我在本文中言之不尽,也只是就这一时代而言。

石田米子:我对光复会有很大兴趣。孙中山和章太炎反满一致,汤先生对光复会、同盟会的分析,我都赞成。请问,第一,光复会和同盟会基本见解一致,有否独特作用?第二,光复会是否有同盟会没有的东西,如会党和有学问的革命家之能献身革命?

答:光复会在联络会党方面,比同盟会注意,且曾亲自活动,如陶成章、龚宝铨、魏兰就在浙江会党中做了不少工作,联络了会党。但同盟会也不是不联络会党,萍浏醴之役就有会党参加,但他较多地注意新军。

光复会有有学问的革命家,大约是指章太炎。但同盟会也不是没有理论家,当初《民报》与《新民丛报》斗争时,章太炎还没有到达日本。

然而,注意会党是光复会的特点,但会党历史长,封建性浓,地区性狭,更兼组织涣散,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有学问的革命家”在宣传反清方面起了极大作用,又有封建的东西和佛学思想。但资本主义的东西和建立民国后怎样办,却显得乏力,这不能说不是局限。

我认为,光复会和同盟会的主要矛盾,是在革命策略问题。同盟会主张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光复会主张光复;同盟会主张武装起义,光复会主张教育宣传;同盟会主张各省起义,光复会主张中央革命。再加人事、组织、经费等问题,从而引起了矛盾。

近藤邦康:孙中山在政治上注意革命前途,光复会没有。为什么光复会没有想到前途呢?这和江浙的阶级、经济有关,是否他们对资本主义有怀疑?光复会领导人是没落士大夫,对破产农民是同情的,对旧社会是反抗的。

答:光复会对革命前途的考虑不如同盟会。他们对资本主义,与其说是怀疑,不如说是不大理解。不像孙中山亲自到过欧美,了解和亲见资本主义社会。章太炎、陶成章、龚宝铨虽也到过日本,但主要对欧美只能依靠翻译本西书,而这时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从而使他们也看到资本主义没落的东西,使他们彷徨。

北冈正子:1905年日俄战争时,留日学生在《江苏》《浙江潮》《湖北学生界》,提出“黄祸论”,要中国人与日本人共同与外国人斗争,这与辛亥革命主流是否相合?

答:“黄祸论”,未之前闻(北冈正子:说错了,是“白祸论”)。日俄战争时,留学生在日本出版了不少刊物,但各个刊物的内容、主张,也不完全相同,当时对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领土作战是愤慨的。

由于当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是亲俄的。1896年《中俄密约》,1898年的以旅顺、大连为帝俄租借地;而自1884年中法战后,法吞越南,俄法又订协约。这样,“俄包中国之北,法占中国之南”。拒俄拒法运动在20世纪初展开,反对清政府也以此为突破口。本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两大敌人,从这点来讲,这和辛亥的民主革命还是相合的。

至此已逾五时,华侨总会已闭门,即至附近“楼外楼”继续座谈,并餐聚,共两席。陈德仁、山口一郎陪神户先生一席,余一席则均为外地专程赶来者,有近藤邦康、陈来幸、庄司庄一、石田米子、北冈正子、大冢博久等。北冈又询清季思想界动态,我说:清季学习西方,赞成者有“全盘西化”论者,也有接受由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者;反对者有深闭固拒者,也有“旧体西用”者。至九时始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