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7年4月,成立于日本之东京
亚洲诸国,印度有释加、商羯罗之教;支那有孔、墨、老、庄、杨子之学;延及波剌斯国,犹有尊事光明,如阇逻斯托逻者:种族自尊,无或陵犯。南方诸岛,悉被梵风;东海苍生,虑餐华教。侵略之事既少,惟被服仁义者尊焉。
百余年顷,欧人东渐,亚洲之势日微,非独政权兵力,浸见缩朒,其人种亦稍稍自卑。学术既衰,惟功利是务。印度先亡,支那遂沦于满洲;马来群族,荐为白人所有;越南、缅甸继遭蚕食;菲律宾始制于西班牙,中虽独立,亦为美人并兼;独有暹罗、波剌斯财得支柱,亦陵夷衰微甚矣。悲夫!
曩者天山三十六国,自遭突厥、回鹘之乱,种类歼亡。异日支那、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辈,宁知不为三十六国继也。仆等鉴是,则建“亚洲和亲会”,以反对帝国主义而自保其邦族。他日攘斥异种,森然自举,东南群辅,势若束芦,集庶姓之宗盟,修阔绝之旧好。用振我婆罗门、乔答摩、孔、老诸教,务为慈悲恻怛,以排摈西方旃陀罗之伪道德。令阿黎耶之称,不夺于皙种,无分别之学,不屈于有形。凡我肺腑,族类繁多,既未尽集,先以印度、支那二国组织成会,亦谓东土旧邦,二国为大,幸得独立,则足以为亚洲屏蔽。十数邻封,因是得无受陵暴,故建立莫先焉。一切亚洲民族,有抱独立主义者,愿步玉趾,共结誓盟,则馨香祷祝以迎之也。
定名
一、本会名“亚洲和亲会”。
宗旨
一、本会宗旨,在反抗帝国主义,期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
会员
一、凡亚洲人,除主张侵略主义者,无论“民族主义”“共和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皆得入会。
义务
一、亚洲诸国,或为外人侵食之鱼肉,或为异族支配之佣奴,其陵夷悲惨已甚。故本会义务,当以互相扶持,使各得独立自由为旨。
二、亚洲诸国,若一国有革命事,余国同会者应互相协助,不论直接间接,总以功能所及为限。
三、凡会员均须捐弃前嫌,不时通信,互相爱睦,期于感情益厚,相知益深,各尽其心,共襄会务。且各当视为一己义务,以引导能助本会及表同情者使之入会;并以能力所及,建立分会于世界各国。
组织
一、凡会员,须每月聚会一次。
二、各会员须存一全体会员名簿住址簿,开会时记入新会员于名簿,并介绍之于各会友;发表会务报告书;宣读在各国会员所致之报告函件等,并报告于各处分会;集收会费若干,以充临时费用,但其额则以能支纸笔邮费为限。
三、会中无会长、干事之职,各会员皆有平均利权,故各宜以亲睦平权之精神,尽相等之能力,以应本会宗旨;无论来自何国之会员,均以平权亲睦为主;现设总部于东京、支那、孟买、朝鲜、菲律宾、安南、美国等处,俾收发函件皆得定处,既便交通,且使散处之各会员,均得易悉会中事务。
此会成立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之春,首由中、印两国志士发起于日本之东京。《亚洲和亲会约章》为章太炎先生之手笔,译成英文。开章明义即为反对帝国主义。……以余记忆所及,中国方面入会者有:章太炎(炳麟)、张溥泉(继)、刘申叔(师培)、何殷振(震)、苏子谷(元瑛,法名曼殊)、陈仲甫(独秀)、吕剑秋(复)、罗黑子(象陶)及余等数十人。……陶冶公附志,1954年4月。
[1] 《亚洲和亲会约章》陶冶公《跋语》。
[2]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3]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光绪二十三年,三十岁”。
[4]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5] 章太炎:《送印度钵逻罕保什二君序》,《民报》第十三号,1907年5月5日出版,收入《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二。
[6] 章太炎:《记印度西婆耆王纪念会事》,见《民报》第十三号。
[7] 章太炎:《记印度西婆耆王纪念会事》,见《民报》第十三号。
[8] 章太炎:《送印度钵逻罕保什二君序》。
[9] 魏兰:《陶焕卿行述》,油印稿,陶本生旧藏。
[10] 樊光:《辛亥革命光复会领袖章炳麟、陶成章合传》,油印稿,上海市政治协商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会藏。
[11] 章太炎:《五无论》,《民报》第十六号,1907年9月25日出版,收入《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三。
[12] 章太炎:《印度独立方法》,《民报》第二十号“时评”,1908年4月25日出版。
[13] 《亚洲和亲会约章》陶冶公《跋语》。
[14] 《亚洲和亲会约章》陶冶公《跋语》。
[15] 见《民报》第二十一号,1908年6月10日出版。
[16] 章太炎:《革命军约法问答》,《民报》第二十二号,1908年7月10日出版。
[17] 章太炎:《答祐民》,《民报》第二十二号,1908年7月10日出版。
[18] 章太炎:《印度中兴之望》,《民报》第十七号“时评”,1907年10月25日出版。
[19] 章太炎:《答祐民》。
[20] 章太炎:《革命军约法问答》。
[21] 章太炎:《官制索隐》,《民报》第十四号,1908年6月8日出版。
[22] 章太炎:《支那印度联合之法》,《民报》第二十号“时评”,1908年4月25日出版。
[23] 苏曼殊丁未十月在上海《致刘三书》云:“前太炎有信来,命曼随行,南入印度,现经费不足,未能预定行期。”见《曼殊全集》第一册197页。章太炎《赠曼殊自题小影》也说:“余自三十岁后,便怀出世之志,宿障所缠,未得自在。……当于戊申孟夏披剃入山。”见《越风》第十七期。
[24] 章太炎:《致苏曼殊函》,《越风》第十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