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是以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我国起先译为“群学”,这个名词,曾在维新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所办报刊中出现过。1897年11月24日(光绪二十三年冬十一月初一日),严复创刊的《国闻汇编》,自第一册起,译述《斯宾塞尔劝学篇》,第一篇即为《论群学不可缓》[1]。此后,严复又把所译取名《群学肄言》(即斯宾塞《社会学研究》)。也有把它译作人群或群体的。至于称为“社会学”,却较鲜见,如谭嗣同《仁学》说:“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把社会学和算学、格致并列。正式译为社会学,且以之名书的,则自章太炎始。
冯自由说,当上海广智书局创设时,“聘章藻饰译文”,“维时译学初兴,新学家对于日文名词,煞有斟酌,如社会一字,严几道译作群,余则译作人群或群体。经济一字,有人译作生计或财政,余则勉从东译。先生(指章太炎)于此不置一辞。然社会、经济二语,今已成为吾国通用名词矣”[2]。那么,社会学之定名,应始自章氏所译。
章太炎译述的《社会学》,日本岸本能武太著,上海广智书局1902年出版,他的序文,则写于是年7月(六月)[3],序称:
社会学始萌芽,皆以物理证明,而排拒超自然说。斯宾塞尔始杂心理,援引浩穰,于玄秘淖微之地,未暇寻也。又其论议,多踪迹成事,顾鲜为后世计。盖其藏往则优,而匮于知来者。美人葛通哥斯之言曰:社会所始,在同类意识,俶扰于差别觉,制胜于模仿性,属诸心理,不当以生理术语乱之。故葛氏自定其学,宗主执意,而宾旅夫物化,其于斯氏优矣。日本言斯学者,始有贺长雄,亦主斯氏,其后有岸本氏,卓而能约,实兼取斯、葛二家。其说以社会拟有机,而曰非一切如有机,知人类乐群,亦言有非社会性,相与偕动,卒其祈向,以庶事进化,人得分职为候度,可谓发挥通情,知微知章者矣。余浮海再东,初得其籍,独居深念,因思刘子骏有言,道家者流,出于史官,固知考迹皇古,以此先心,退藏于密,乃能斡人事而进退之。考迹皇古,谓之学胜;先心藏密,谓之理胜。然后言有与会,而非夫独应者也。岸本氏之为书,综合故言,尚乎中行,虽异于作者,然其不凝滞于物质,穷极往逝,而将有所见于方来,诚学理交胜者哉。乃料简其意,译为一编,无虑五万余言,有知化独往之士,将亦乐乎此也。
序中“斯宾塞尔”,即斯宾塞(H.Spencer),所著《社会学研究》,由严复直接从英文译出一部分,到1902年译完[4],1903年始由上海文明书局出版;另由马君武把斯宾塞《社会学原理》第二卷《社会学引论》译出,1903年由西江欧化社出版。葛通哥斯,即美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吉丁斯(F.H.Giddings),所著《社会化理论》,是《社会学原理》一书的提纲,篇幅不长,由吴建常译出,名《社会学提纲》,是从日本市川源三的日文译本译出的,也于1903年出版。它们都不是全译。而章太炎所译,既是全书,又早于马、吴所译,所以,《社会学》是我国翻译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成本著作最早的一部。
序中称:“日本言斯学者,始有贺长雄,亦主斯氏,其后有岸本氏,卓而能约,实兼取斯、葛二家”。可知岸本能武太是综合斯宾塞、吉丁斯二家学说的。章太炎认为此书“综合故言,尚乎中行”,则章太炎当时对斯宾塞、吉丁斯之说曾一度信奉。
斯宾塞从庸俗进化论出发,虚构出一个他认为可以解释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哲学公式。主张道德是进化的产物,宣称资本主义是社会进化的高峰,鼓吹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吉丁斯以为人们有一种所谓“同类意识”,是构成社会的主要因素,颂扬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是社会领袖和具有高级心理的人,认为社会实质上只存在于人们的“同类意识”之中。他们的学说,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但它和封建主义的桎梏思想不同,对在那种儒家思想笼罩下,言必称三代,三代以后历史每况愈下的历史退化论者也是一种催醒剂。章太炎之所以翻译《社会学》,把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说介绍到中国来,主要也是由于其中有着进化论的内容。
章太炎在序中称:“其说(指斯、葛二家)以社会拟有机,而曰非一切如有机,知人类乐群,亦言有非社会性,相与偕动,卒其祈向,以庶事进化,人得分职为候度,可谓发挥通情,知微知章者矣。”着重“庶事进化,人得分职”,亦即注视社会进化。在《绪论》第六节《社会之定义》中说:“社会者,先研究现在、过去之社会,而发现其要素、性质、起原、发达与其目的;次论组织社会之个人,将来以何方法促进社会之进化,贯彻人类生存之目的,此其所以为社会学也。”准备探讨存在于人类各历史阶段的各种形态的结构及其发展,并窥测其进化过程。章太炎对斯宾塞的“藏往则优,而匮于知来”讥为“鲜为后世计”;而对吉丁斯的“宾旅夫物化”,则认为优于斯氏。从而把综合“斯、葛二家”之说的岸本能武太所著译述出版。那么,他是既注意“藏往”,又重视“知来”,是在进化论的思想指导下,认为历史往而不可复,越变越进步,反对颂古非今的复古主义思想,反对泥古不变的封建学说的。章太炎在20世纪初期,把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成本著作介绍到中国来,并在序中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