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理性、犹太人的智慧和美国人的冒险精神,常被世人称为世界民族的三大瑰宝。以理性和思辨擅长的德意志民族,在哲学史上贡献了众多杰出的哲学思想家,康德、黑格尔、尼采就是其中最杰出的哲学家。一)哲学界的哥白尼——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1724年出生于普鲁士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柯尼斯堡,他长期在家乡柯尼斯堡的大学里任教。
康德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终日生活在故乡方圆百里的地方。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日常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都非常规律,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每天下午3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的散步遐思,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
就是这样一位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隐士,成为了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匠,引领了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的“三大批判”论著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康德(1790年)
康德相信他不仅发现了理性的局限,而且还发现了获得真正科学知识的手段,他认为,世界呈现为有秩序的整体,并不是因为世界存在着某种秩序,而是人的思想意识强加给它的秩序,成功地把认识的核心由外在的客体转向了内在的主体。康德强调,人的意识并不只是被外界打印上痕迹,而是主动参与认识。换言之,经验并不仅在于对混沌的感官印象的接受,思想意识本身也在按照一定方式修正和塑造它们。此外,康德的道德伦理学也颇具影响,他反对那种把个人幸福作为最高原则的伦理学说,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幸福的人不同于使一个人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幸福原则向道德提供的动机不但不能培养道德,反而破坏了道德,摧毁了道德的崇高,亵渎了道德的尊严。
康德总结道:人的一切都来自规律中不容置疑的权威,来自对规律的无条件尊重,没有任何东西来自爱好。康德的哲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人把它比作蓄水池,前人的思想汇集于此,后人的思想则从中流出来;也有人将他的哲学比作一座桥,想入哲学之门就得通过康德之桥。二)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黑格尔是继康德后德国古典哲学又一位划时代的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的斯图加特市。
1788年进入杜宾根神学院学习。
1793年毕业后,先后在伯尔尼和法兰克福当了七年的家庭教师。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1805年获得副教授职。1816年黑格尔到海德堡任哲学教授,开始享有盛誉。
1818年普鲁士国王任命黑格尔为柏林大学教授。
1829年10月黑格尔被选为柏林大学校长并兼任政府代表,其哲学思想也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黑格尔不但有深刻的思辨能力,而且有丰富的学识和阅历,凭借这两方面的条件,他创造出直到现在仍令人叹为观止的深刻的哲学体系,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文无所不包,被誉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富有启发性的创见,即使是未必恰当或未必正确,也足可以促使人深思,开拓走向真理的坦途。黑格尔的一生著述甚丰,有《美学》法哲学原理》小逻辑》等等,他的最重要的著作是《精神现象学》这是一本非常难懂的书,因为精神本身就是一个难解之谜。黑格尔认为:绝对理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普鲁士王国是体现“绝对”观念”最好的国家制度。绝对理念”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他提出了社会政治、伦理、历史、美学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并试图找出贯穿在历史各方面的发展线索。在美学上,提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以及理性的内容对艺术的重要意义。
黑格尔是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就是吸收借鉴黑格尔辩证法的成果。恩格斯后来给黑格尔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三)狂人哲学家——尼采在西方思想史上,尼采恐怕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人们对他毁誉不一,用不同的观点对他的思想作出各种各样的解释。尼采也常常遭到误解,有人说“尼采的生平和著作是近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受到最严重曲解的现象。
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勒肯镇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自幼父亲就去世了,这个天性**的孩子由于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阴暗面,铸成了他忧郁内倾的性格。
1865年,尼采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并开始接触叔本华的哲学思想。1869年,年仅25岁的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
1879年,尼采由于不喜欢按部就班的教学生活,辞去巴塞尔大学的黑格尔·尼采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他在欧洲四处旅行漂泊,同时也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1889年,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成为一个精神病人。1900年,尼采与世长辞,享年55岁。尼采的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曙光》查拉图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反基督教》和《权力意志》等。尼采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出发,摆脱其消极悲观的倾向,使之变为积极行动的反叛哲学,从而创立了“权”
力意志说”和“超人哲学”他认为贪得无厌的权力意志,是万物的本原。他提出了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口号,认为传统的真善美观念抑制了生命的价值,实际上人并不具有真善美的本能,而只有权力意志的本能。强调要建立新的即权力意志的价值观。尼采主张用意志、本能和直觉代替理性,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就是统治者和立法者。尼采鼓吹人生的目的就是实现权力意志,扩张自我,成为驾驭一切的超人。超人是人的最高价值,人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他是培育超人的肥料和实现权力意志的工具。而超人则应当蔑视一切传统的道德价值,超然于一切传统善恶标准和道德要求之外,为所欲为。
尼采把基督教和人道主义道德抨击为“软弱”把理性主义伦理学说的普遍道德斥之为“怪诞不经”他秉承着渗透英雄主义,源自于痛苦和失望的无神论思想,第一次提出了“上帝死了”的口号,并满腔热情地寻求一种新的宗教和生活的哲学。尼采比当时所有的思想家对生活在“世界末日”的启示时代更有敏锐的认识,他谈及现代人的堕落,预言了虚无主义的“欧洲病”
的来临,他像现代世界的“哈姆雷特”疾声高呼现代西方世界的,对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持有深刻的认识。生长于19世纪但为20世纪而生的尼采,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得到什么反应,直到下一个世纪——20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观点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思想成为现代西方人文主义哲学流派一座巍然耸立的奠基石和里程碑,他的著作不仅在德、法语区域闻名遐迩,而且还流传于遥远的北美、南美、亚洲、大洋洲、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