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漂在城里不如扎根家乡(1 / 1)

现在的农村孩子都向往城市生活,大学毕业后希望能在城里找一份工作,并且最好是去大中城市;即使外出打工、嫁人也总是希望能去城里。可是又不得不承认,如果在城里没有合适的位置即通常所说的只是“漂”在城里,从自主创业角度看,还真的不如扎根在家乡农村更有作为。因为相对来说,你对家乡、家乡对你都有一种割不断的情愫和支持,更容易取得成功。

1997年,郭为波从服装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长沙市富强服装厂工作。两年后工厂倒闭了,郭为波也因此下岗了。她的身份一下子就从大学生变成下岗工人,为此她感到前途迷茫。

郭为波过去学的是服装设计,所以下岗后自然就想到了开一家服装店。虽然开店的时候也多少赚了点钱,但也只是勉强养活自己。她一直在考虑,怎样才能给自己找到一条更好的出路?

不用说,已经变成“城里人”的郭为波,如果要在城里另找一份工作完全不成问题;可她每当看到父亲在家乡长沙县乡下在自己创办的肉牛养殖基地整天奔波,就很想回家帮父亲一把。虽说养牛对一个姑娘家来说有点不太好听,事实上各种流言蜚语也已随之而来,但都没有改变她的想法。

父亲已经养了多年的肉牛,而这时候的郭为波依然是什么都不懂,所以难免会走一些弯路。

例如,这些年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水灾、冰灾接踵而来,往往是上半年牧草因多雨而浸死,补种后又因干旱而枯死,致使肉牛迟迟无法催肥,只得到外地去收牧草、买酒糟、购饲料,这就抬高了养殖成本。特别是夏天晴热高温,牛舍降温条件差,有一次一下子就有36头牛中暑而死,给了郭为波以沉重的打击。[1]2007年,当地又遇到了50年不遇的大冰灾,长时间的停电停水使得工人们只好从池塘里挑水来维持牛的生命。而即使这样,依然有49头怀孕的母牛因为长时间缺水、有十头小牛犊因为耐不住饥寒而死亡,另有80多头牛需要靠输液保命,更不用说200多亩牧草全部被冻死了,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00多万元。[2]

另外就是,由于一开始养牛场的规模并不大,所以在面对某超市要求每天能保证出栏一两头肉牛的订单时,她只能遗憾地摇头。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马上和父亲商量如何扩大养殖规模?很快她就意识到,养牛产业单靠自己必定势单力薄,只有和其他农户联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共同发家致富。

恰好在这时候,2007年长沙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联合在湖南农业大学办了个“百村百名大学生培训”,其中就有畜牧兽医专业,于是村上就推荐郭为波报名读书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郭为波学会了细管冻胚技术,回去后就贷款50万元,对肉牛品种进行了改良,一举使得肉牛的配种率从原来的20%迅速提高到90%以上。并且,通过人工授精繁育的二元杂交牛犊初生重达到了29公斤,比本地纯繁牛提高38%;三元杂交牛犊的初生重更是高达38.5公斤,比本地纯繁牛提高81%。

正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的二元、三元杂交牛,所耗饲料更少、体重增加也快,并且非常适合南方夏天酷热的气候,不会影响牛在夏季的生长。

女大学生回家养牛的故事,迅速传遍长沙县,甚至传出了省门和国门。2008年6月,在湖南省畜牧研究所的牵线搭桥下,四位女博士专门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远道而来,与郭为波进行学术交流,临走时她们纷纷竖着大拇指说“Good”!

2008年8月,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和发动,郭为波的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也终于成立了。她在浏阳、南县、长沙县等地都建立了肉牛养殖基地,共租用土地600多亩。通过采用统一提供小牛、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管理、统一健全风险机制、统一组织销售的“五统一”方式,把肉牛寄养到146户入社农户家中,既解决了400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岗位,还最终帮助社员销售肉牛2300多头。[3]

郭为波认为,南方农民的传统习惯是养猪,其实呢,无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角度看,养牛都要比养猪收益大、前景好。更不用说,养牛业一直以来是朝阳产业,牛肉的价格是年年看涨的;可与此同时,养牛的人却不多,上规模的就更少。

所以,她从此以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专门繁育适应南方气候和生长条件,耗饲低、生长快、个体大的肉牛品种上。她投资250万元从法国引进西门达尔牛做母本,再用瑞士的利木赞牛做父本,培育出来的种牛非常适应我国南方炎热、多湿的气候。

2012年,她在县人大会议上提出,要求政府支持在长沙县范围内建设活牛交易市场、种牛扩繁场、牛肉加工场的“三场”建设,彻底解决养牛户不懂技术、信息不灵、引进种牛难、产品加工难等长期积累下来的老大难问题。

截至2012年,拥有146户的自成养牛合作社存栏牛规模已经达到4399头,地域也已扩展到江西、广西、广东以及邻近的几个县市,2011年郭为波被评为“湖南省十佳农民致富带头人”。

通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在的郭为波已经走出一条“合作社+龙头企业+品牌+基地+农户”的发展之路。目前,该养牛合作社已经成为湖南省肉牛养殖行业规模最大、南方地区品种最好的龙头企业。郭为波的目标是:三年内发展良种杂牛一万头。[4]

1 《三湘肉牛养殖状元郭为波创业纪实》,长沙县妇女联合会网站,2012年2月22日。

2 林展翅、陈彦兵:《长沙县养牛的女老板郭为波:创业富民巾帼不让须眉》,长沙新闻网,2012年7月27日。

3 张玉洁、陈合宴等:《加拿大博士直夸长沙养牛姐:女大学生下岗回家养牛的故事传遍长沙县,甚至传出了省门和国门》,载《长沙晚报》,2008年11月14日。

4 文热心:《新当选县人大代表郭为波:女牛倌想建3个场》,载《湖南日报》,2012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