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不断给员工涨工资(1 / 1)

不断给员工涨工资,是衡量老板领导能力的水准之一。

许多人羡慕的那些“好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员工收入高;即使不是本地区、本行业最高,至少也会高出一般水平。如果追问为什么,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有一个好领导,他们的老板组织领导能力强、目光远大,企业获利水平才高;反之,如果领导昏庸平常,好企业也会被你搞砸了。

传奇创业家史玉柱在担任《赢在中国》节目评委第三赛季36进12比赛中,对选手谢莉及她的火锅连锁店项目就有上述观点。

他的原话是:“我建议你走高工资的路。我刚才问你调节税,实际上我是想看工资水平的。根据我过去下海到现在也十好几年了,总结下来,给员工高工资的时候,实际上是成本最低、公司利润率最高的时候。如果用高工资,在你和他(员工)的这种关系上面,你是主动的,如果你比前面两个竞争对手工资就这么高一截,我坚信,一年之后你回过来看,你的利润率是最高的,你的成本是最低的。”

不用说,史玉柱说这话时隐藏着一个前提,那就是除此以外,其他的成本和费用如采购、维修、物流、销售费用等都不变。

换句话说是,单从工资与利润率的关系看,员工工资越高、企业的利润率也高;反之亦然。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制造”员工优越感

有人说,我国零售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企业文化,可是在河南胖东来商贸集团的超市里,记者却看到两名保洁员拿着毛巾跪在地上擦地,并且还有说有笑的。有人问是老板要你们跪着擦的吗,她们说不是,因为只有这样擦最干净。

这就是老板胖东来“高薪用人”的“安心机制”在起作用。

在这里,一名普通保洁员的月收入,除了三险一金外能拿到2200元,另加300元公司股份;课长、处长、店长的年收入能拿到6万、22万、50万元,区域经理100万元。员工在这里工作有优越感,完全不必整天想着如何跳槽。

后来,河南洛阳大张、南阳万德隆、信阳西亚也都照搬照抄胖东来的工资制度,结果怎么样呢?万德隆董事长王献忠说,之前他也对这种做法有过怀疑、担心成本居高不下,但事实表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反而销售涨幅更大了。[1]

你的小在乎,员工的大在乎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开支的成本和费用项目实在太多了,但工资项目在绝大多数企业中都不是最大的;可是对于员工来说,这却一定是最大的收入。

工资水平高低历来是企业与员工博弈的结果,很难双方都满意。但当你的工资水平在同行业中相对较高时,这时候企业便拥有了更多主动权,员工那边感受到的压力和危机感也会增大。

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这两者之间构成一种杠杆效应:你只要稍微提高一些工资标准,就会在员工那里得到十倍数十倍的回报,这也是为什么员工求职最关注工资收入高低的原因——他是想有机会为你创造更高的利润啊!

吸引到更优秀的人才

任何企业都想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这个轨道的起点是人才;可是你要想吸引到更优秀的人才加入,就要舍得给员工以尽可能高的工资待遇。这个牛鼻子抓住了,接下来将会一顺百顺。

作为企业,你有这个义务,也有这个能力,这与道德情操无关。换句话说,你只有吸引到高素质人才,才能从他们身上为你创造高效率和高效益。而这种高效率和高效益,又会反过来降低其他成本、提高企业总体利润率。

所以说,这种适当高出一截的工资是员工(确切地说是高素质员工)应该得到的,他只不过从为你节省的成本费用中拿走了很小一块而已。反过来,舍得给员工以较高的工资报酬,才表明你懂经营、会管理,懂得把钱用在刀口上。

降低员工流失率

员工跳槽大多是因为待遇问题。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保持本行

业、本地区较高的工资水平,员工在你这里打工能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成就感,就会理所当然地珍惜这份工作,不会轻易跳槽或辞职。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不但能保证企业正常工作的开展,还会降低员工招聘次数和成本、降低新员工培训成本、减少因为员工离职而造成的误工损失。所有这些,原本都是从利润中扣除的。这一块没有了,就会大大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千万别小看这一点。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赚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可省钱却是能轻易做到的,而其最终效果都一样。

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在员工手里,它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和失去岗位的威胁。如果这份工作收入不怎么样,他就会磨洋工,因为这样的岗位丢了也没什么可惜的,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这份工作收入较高,员工就会从这种高收入的**中受到正面刺激,并且凝聚团队精神,全心全意地干好本职工作。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个人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质量也会大幅度上升,残次品大幅度下降,最终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管理成本

相对较高的工资收入体现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了,可是,这种上升却会从管理成本的降低中加倍得到补偿。

究其原因在于,员工收入的提高会增强个人自律性。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工作自觉性提高了,很多事情不要你去安排,甚至原本你怎么安排、调动都没用,现在却会自觉自愿地按照工作计划、流程、要求出色地去加以完成,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减少了管理人员和管理费用,降低了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成本。

降低格外成本

员工的收入提高了,会更多地以主人翁态度去关心企业及其生产,这样就会在无形中降低方方面面的成本和费用,提高企业利润。因为这时候的员工会巴不得企业好,只有企业好了自己的收入才会有更大的提高,眼下的这份收入才会保得住;相反,如果企业赚了钱都是老板的,员工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他还会巴不得你早点关门呢,他还可以拿一笔补偿金走人。

这样的额外成本太多了:从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流失,从损耗和维修费用的降低,从电费、水费、办公费用的减少,到产品、材料、设备被盗损失的减少,到水灾、火灾机率的降低,处处都体现利润。

一边是,每个员工人人都是主人翁、看护者;另一边是,每个员工人人都是旁观者或顺手牵羊者或墙倒众人推者,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对企业的影响效果会一样吗,不可能!

话已至此,回过头来看,那为什么绝大多数企业不愿意主动提高员工工资呢?归根到底,还在于他们的老板目光短浅。他们通常只会算看得见的成本,对于看不到的成本没有太多意识;同时,他们也只会过于关注看得到的利润,对于看不到的利润就会没有感觉,这就是他们和史玉柱等商界巨子的区别。

例如,华为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工资高、效率高、压力大,尤其是工资高,这是它为什么能在行业内走在最前面的原因。因为高薪作为一种最有价值的投资,使得它在技术型人才争夺战中以相对优势跑在最前面,从而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1 刘朝龙:《河南胖东来:“制造”员工优越感》,载《中国商报·超市周刊》,2012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