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老板主要抓什么(1 / 1)

锻炼组织领导能力,首先看老板主要应当做什么。

分析古今中外的财富神话,都可以从中发现两大秘诀:一是创新市场,二是风险回报。从古到今,纯粹靠勤劳致富的有几个?所谓“赚钱不出力、出力不赚钱”是也。只有最稀缺的资源才能获得最高的定价;一般体力劳动不但不稀缺,而且经常过剩。

财富有时确实是知识的宠儿,但更多时候它更愿意充当风险幽灵的儿子。请记住,除了“寻租”或依靠垄断地位坐拥暴利之类的特权抢劫之外,高风险、高收益可谓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在这其中,制定并实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老板当仁不让的首要工作。

正如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韦尔奇所说:企业管理主要有两把尺子,一把硬,一把软。硬尺子指的是企业经营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企业的使命,从小的方面讲是企业的销售额或利润指标。软尺子指的是企业的价值观,从大的方面来讲是指企业文化,从小的方面讲是指做事的方式。

有鉴于此,老板要做的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就是说,老板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围绕上面韦尔奇所说的企业发展的两把尺子,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明确什么是鼓励的、什么是禁止的,并且提出一套评判是非的衡量标准。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也就是这个道理。

游戏规则制定后,必须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并且有效传递给每一位员工,使之成为员工行为的准则。

韦尔奇的这个观点在许多老板看来并没有多少实质性内容。事实上,大大小小的老板们也正是这样做的。然而问题在于,这两把尺子一把硬、一把软,或者有时候硬、有时候软,没有做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才是要注意的地方。

完善企业目标体系

上面提到的所谓硬,是指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目标体系。

首先要有一个长远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必须适合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资源情况,同时也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其次,企业目标要与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科学衔接,明确员工的努力方向并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对目标的贡献。

再次,要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例如通过销售业绩指标或工作质量指标,来对员工进行明确考核等。

最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打通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的相互沟通,使得企业上下协调行动,而不是老板一个人唱独角戏。

严格遵循企业核心价值观

上面提到的所谓软,是指在指定了企业完善的目标体系后,要切实保证员工按照企业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方式行事。

相对而言,老板们在制定发展计划时还是有一套的,可是大多数老板在按照核心价值观行事方面是软档。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的门口张挂着口号式的企业精神,而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或者不可能对这个口号进行具体诠释。这样的口号就名副其实地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无法成为指导员工的行为准则,因为它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

那么,怎样来保证员工按照企业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方式办事呢?首先,作为企业的价值观一定要有适当的高度,从而形成对员工行为“跳一跳”的牵引作用。其次,提出的价值观要具有可操作性,这一点特别重要,否则就无法作为员工行为规范和是非评价的标准。

有人也许要问,什么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呢?所谓核心价值观,一般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经营理念、企业精神、评价标准、态度、责任、作风等。价值观这东西无色无味,同时也无情。一旦制定出来,任何与企业价值观相背离的行为都应该被禁止,老板更不能随意对它进行修改或否决,这才能有权威性。

有时需要拒绝利润的**

这样两把尺子确定后,接下来老板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时刻审视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是否与企业目标相一致;是否有正确的方法保证达到预期目标;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是否存在什么问题。

企业目标是检验企业每一个行动、每一笔支出、每一项决策的指针。特别是在看到利润的时候,一定要把获得利润的方式和时机,与企业目标相对照,看是否背离了企业目标。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有时候需要放弃蝇头小利甚至飞来横财,这样才能不至于见利忘“标”。强调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获利机会是和经营陷阱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鱼饵”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概念。如果为了追逐某一次利润或某一个机会,白白耗费企业太多的资源和精力,就未免太急功近利了,因为这样会大大削弱企业实现目标的能力,从“总账”上看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学会拒绝**是成功老板的基本素质之一。就好比说,你在长跑比赛时看到地上躺着一张百元大钞你会停下来捡吗?当然是不应该的。

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多元化经营。本来企业经营得不错,主业很突出,业绩也很好;可是当看到某个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成长性较好或获利丰厚,于是就大脑发热,忘记了(或者根本就没有制定、或不懂得制定)企业目标,盲目上马搞多元化经营。实际上这就是抵挡不了利润的**,“死”在这条路上的企业并不少。

监督任何人不能违反企业核心价值观

接下来的问题是,企业目标和企业价值观之间到底孰重孰轻呢?因为这两者之间是时常会发生冲突的。当发生冲突的时候究竟以哪一方面为准,每个老板的处事原则有所不同。比较合适的处置方式是,应该把价值观放在首位。

为什么呢?因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是要不断审视和持之以恒,不允许有任何侵蚀和背离企业文化的行为。有的老板在企业规模扩大之后,在引进得力助手的时候,常常会犯一个根本性错误,那就是没有注意到他的处事原则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的严重分歧。

也许这样的得力助手非常有才华、也很能干,可是由于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企业核心价值观,所以老板这时候就会产生犹豫——如果强调价值观,就会害怕得罪这个朋友、甚至失去这个助手;如果不强调价值观,企业发展就会偏离原来的正确方向。这样,底下的员工就会怀疑自己以前坚持的那些东西都是错误的。这时候该怎么办?如果不及时明确或修正核心价值观,企业的发展就很危险。

成功的创业者必须懂得,所谓领导和管理,其实就是通过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协调企业的所有行动和决策,不为一时一利而动摇。企业所制定的经营策略和方法,以及利益激励机制,也应该围绕核心价值观来制定和考核,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