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寻找创业机遇?这方面最主要看市场需求。
简单地说,凡是有市场需求的东西,就说明有投资价值,对你将来打开市场会有帮助。市场需求越大,说明留给你参与竞争的空间就越多;相反,如果你的产品根本没有市场需求,这创业风险也就大了。
如果嫌这样说过于笼统的话,这里以小型商业投资为例略微展开一些来说。
所谓小型商业投资,是指适合农民个人或家庭商业运作的投资项目。从投入资金看,规模从几千元、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一般不包括几百万、几千万元的大项目。
绝大多数农民投资者都不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去投资大项目,一开始只能停留在小打小闹甚至白手起家阶段;但他们同样有利用闲散资金投资的愿望和能力,并且这种愿望还很强烈。至于投资能力,则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投资业绩,也同样可以令人瞩目而至辉煌。
只不过,这样的小型商业投资还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不能因为投资额小就掉以轻心。道理很简单: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总体上看,小型商业投资必须遵守以下三条定律:
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
有人说“现在的生意很难做”,其实,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现在”,也同样适用于“过去”和“将来”。但有一条原则是不变的,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要遵守这条定律,就不愁没有生意做。只要有人类,就永远需要服务和提供服务,就永远存在着商业机会。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从中赚钱呢?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建立一套快速、稳定的商业服务系统;二是针对现代人工作忙、生活节奏快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细化市场,针对特定的某一类或几类人群提供服务。
顺便提一句,如果你是有心人,就可以打破这个魔咒,所有人的钱都能赚。例如,针对男性销售品牌服装、烟、酒,针对女性销售所有流行的东西,针对小孩销售他们爱不释手的东西,针对中老年人销售养生保健品……这方面的市场可以说广阔无边。
容器越大,容量才能越大
投资商业非常重视地理位置的选择,一般首选商业中心区域,次选低一级的商业中心或副中心。在此前提下,商业店面的租金高低反而是次要的。
这是因为,房租归根结蒂是一种成本或费用,是一种获得收入的预先垫资。如果能够带来更大的收入,这种成本和费用就是值得的;否则,就会形成真正的“费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的一轮商业投资洗牌重新开始。2009年上半年,我国各大城市中心商务圈和非中心商务圈的购物中心租金水平平均下跌7.8%和9.0%,部分零售商扩展经营范围,开展分租业务和自建购物中心,实际上就是这种趁机扩大规模的具体表现。
看起来这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从道理上讲,经济萧条时经营规模应当缩小才对。可是每位投资者的情况各不相同,当别人都在缩小经营规模时,实际上就表明这时候的商业投资成本也在降低。考虑到今后商业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趁机扩大经营规模,反而能收到低成本扩张的效果。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商铺投资的三条最基本的黄金法则:人气、位置、供求关系。
毫无疑问,任何一类商品的销售利润,都会与商业销售架构层次的多少、市场规模有密切关系。
这里的销售架构层次,一般分为总经销、分销、批发、零售等,有的还会根据市场需求在各地建立分销点,从而形成一整套系统销售网络。不用说,这种系统越厚实,对全社会消费者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就越大,销售数量和利润就越高。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许多保健品铺天盖地打广告推动销售上来看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商品的市场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把这个容器做大了。容器大了,容量才大。当然,这并不是某个普通投资者甚至不是某个大型商业机构能轻易做到的。
把不能变成可能、把偶然变成必然
商业投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调查消费者的需求,然后想方设法去满足他们的需要,这就不愁没有生意做;但更重要的是创造需求,把不能变成可能、把偶然变成必然,这样才能远离杀价竞争,获取丰厚利润。
所以说,在商业投资之前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开设投资项目,这是一般人都能想到并做到的。但如果要创造一种新产品、开拓一种新领域,就只能是部分投资者能够做到了的,而这恰恰比前面的做法更进了一步。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市场上本来就没有的产品,就很难从调查消费者需求中得到发现,所以重点不能放在市场调查上,而应该去研究消费者未来生活中哪些商品和服务会对他们有“更大的好处”。这就是他们未来的消费需求。即使他们现在还没有这种需求,但以后只要一看到这种商品和服务,就会因为它们对自己有利而立刻产生需求的。
这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偶然变成必然的投资方向和创业项目,能够领先于他人占领市场先机,即使将来不能独占市场,也会在这个市场普及开来之前就先赚个盆满钵满。
例如,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开放和激烈竞争,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过去“讲究实用”的消费潮流正在被“时尚流行”所取代,商业消费模式正在突破保守传统,现代商业正在形成之中。为此,商业投资就必须迎合这种潮流,才能取得可靠的回报。
在头脑风暴中受启发
有人说,你这样讲还太笼统,我总不能挨家挨户地去了解市场需求吧?其实,了解市场的渠道太多了。除了个人经验和新闻信息源之外,经常与人交流,尤其是通过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法得到启发,是一条可取之路。
所谓头脑风暴,原本是指精神病患者在精神错乱状态下的胡言乱语;用在企业管理中,是指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思考和联想。正因为无拘无束,才会产生出一系列新的观念和新的设想来。
具体到农民创业来说,可以与同伴一起探讨投资方向和项目,事先不加任何限制,穷尽一切办法,看究竟有多少种选择,然后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或群体的创业方案来。也可以与别人攀谈攀谈、听听别人的意见,从中吸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为我所用。
例如,在蔬菜生产基地江苏无锡市羊尖镇南丰村,就有一个很受农民欢迎的“创业沙龙”课堂,每月一次。经常是几十、上百户种养殖专业户济济一堂,争先恐后地畅谈致富经。
由于可以畅所欲言,所以各种种养信息和市场行情、种养技术和管理经验都能在这里得到充分交流。沙龙不仅邀请本村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讲述他们的创业历程和创业经验;而且还专门派人到浙江、上海等地了解市场行情,他们带回来的信息就非常及时和实用,很有参考价值。
例如,在一次创业沙龙上带回来的信息是,“现在市场上龙硒菜供不应求,应该可以扩大栽种”;“食用菌现在很俏销,不少超市都来订购了”等等,就非常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1]
1 东流:《农民“创业沙龙”交流致富经》,载《无锡日报》,2011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