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创业优势在哪里,可以简单地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寻找:一是商业能力,二是品牌注意力,三是抓住机遇的能力,四是创新能力。基本上可以说,如果你在这四个方面都觉得还行,就可以基本上判断比较适合创业,否则就要三思后行了。
在这里,先来说说商业能力、品牌注意力和创新能力,关于抓住机遇的能力留在下一章探讨。从大的方面来说,品牌注意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商业能力的一部分,在当今注意力经济时代和创新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要知道,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创富规则与过去相比已经大不一样,人人都觉得“生意难做”,其实质就是你的品牌缺乏关注、你的创新能力还不够。
商业能力
商业能力是创业者非常重要的一种基本素质,可以说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天生不会做生意”,那么虽然也可以后天学习,但毕竟要逊色许多。更何况还有人“天生就学不会”呢?所以,商业能力强、悟性高的人在这方面是很占优势的。
请想想看,如果你只是一名技术工人,那么你只要拥有一技之长就不愁没有饭吃,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可是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仅仅有好的技术还不行,还必须具有销售这项技术本领,这就是商业能力之一。
1991年,哈拉里和拉比这对恋人在一起学习绘画艺术。有一天,拉比突发奇想,我们为什么不拿这些作品出去卖钱呢?就这样,两人说干就干,没想到一张招贴画能卖到五美元。
五美元对他们来说并不多,可是却让他们从中体味到了创业的意义。他们决心开始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1994年,他们用卖招贴画所赚的一万美元,投资生产一种叫“地球伙伴”的玻璃头饰,一个月居然销售了100万美元。后来,他们认识了学国际商贸的瓦拉迪。瓦拉迪的加盟更使他们如虎添翼,技术上不断创新、业务上不断拓展,生意十分红火。继“地球伙伴”成功之后,他们设计的另外两种产品——魔棍橡胶水玩具、空压动力玩具飞机很快就风靡欧美。
作为加拿大多伦多Spin master玩具公司创始人,他们三个人的公司从1994年创业以后销售就连年增长,1999年时销售额已经达到420万美元。
面对很多买家提出的企业收购要求,这三个年轻人不为所动,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把公司做得更好。技术能力和商业渠道都很成熟了,管理也有条不紊,为什么要卖呢?他们坚信,只要自己具有商业潜质,那么以后的成功机率就是双倍的。
品牌注意力
现在已经进入注意力经济时代,谁能关注并掌握注意力动向,谁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炒作”越来越多的原因,目的无非是想吸引注意力。说到底,注意力仍然是商业能力的一部分。
29岁的克莱格、28岁的朱莉姬是一对美国夫妇,1997年创办了一家Willowbee & Kent旅行公司。这是一家为旅游者提供全套服务的“旅游超市”,1998年的销售额达到100万美元,1999年更是达到350万美元。
他们的成功经验在于,可以在同一家公司提供订票、购买旅游指南和探险服、与旅游相关的其它事宜等全套服务;可以挑选数以百计的游览手册、在交互式电视前就完成世界各地的虚拟旅行。
为此,他们在店堂门口放置了一个两层多高的多媒体中心,不断播放着旅游胜地的秀美景色。这样温馨的服务情调,放在现在似乎已经没多少神奇了;可是要知道,这在当时却是其他任何同行提供不了的,所以旅行者纷纷感到非常物有所值。
为了开办这家公司,克莱格夫妇大学毕业后花了近三年时间来研究旅游市场,频繁参加旅游主题会展。然后,他们把自己的创意告诉Retall设计公司,请他们做形象策划。这家著名设计公司很少为这样一家小店做设计,但最后还是被克莱格夫妇的创意所打动,觉得这样的定位新鲜而独特,一定能吸引旅游爱好者,最终才决定为他们设计一间极富个性化的商店。
由此可见,要想创业取得成功,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市场潜力,了解到做什么生意才能吸引顾客注意力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千方百计去提高自己品牌的注意率。看看越是收视率高的电视节目,这个时段的广告收费标准也高,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广告标王,不都是在这个时段出现的吗?
创新能力
这里所说的创新能力,并非要你成为发明家,而是指你要有所创新,至少是不完全与人一模一样,否则就只能获得“平均利润”了。只有有所发现、有所革新,才可能比别人更成功。
1997年6月,杰里米冰淇淋公司在美国成立了,顾名思义,它的主要产品就是冰淇淋。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三位毛头小伙子,最小的21岁,最大的也不过23岁。该公司1998年的销售额是100万美元,1999年就达到500万美元。
冰淇淋是一种最常见的冷饮食品,他们又是怎样取得成功的呢?原来,他们的秘诀就在于创新。
他们三人之中的克劳斯本身非常具有商业头脑,在读高中时就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净水器了,赚了六万美元。进入大学后,他就在宿舍里做起了冰淇淋,不久遇到同校的另外两个伙伴的加入,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这家公司。
在公司正式成立之前,他们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冰淇淋这个东西20年来口味一直没有变化,他们觉得这就是他们的创业理由——因为口味一直没变化,所以他们就可以创新;只要创新后的口味适应市场,就很容易一炮打响。为此他们专门请教了啤酒商萨缪尔·亚当斯,使用啤酒酿造技术制作口味奇特的冰淇淋;并且与当地的乳酪厂联系,由他们提供特制奶酪。
果不其然,口味的创新使得这家小型冰淇淋公司很快就吸引到了风险投资,新产品上市后更是供不应求。不但如此,它的这种独特风味很快就成为一种饮食时尚,风行欧美及世界各地。[1]
1 《年轻人的创业真经》,载《韶关日报》,2006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