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人生目标(1 / 1)

农民创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与这个人是不是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以及他的人生目标里有没有创业这部分有关。

道理很简单,人人都想取得成功,可是如果你的成功目标和标准不是创业而是从事其他(这很正常),那么这个人就不一定适合创业;即使从事创业了,也可能会步履维艰。

1982年宁君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大连一所军事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那是一段平静有序的生活。”由于科研成果显著,他荣立过两次二等功、多次三等功,30岁时就成为当时沈阳军区最年轻的教授。

1997年宁君40岁时突然决定下海经商。他解释说,在他的人生履历中,工农兵学商里少了一个“商”字,所以自己一定要创个业试试看,这就是他的人生目标。如果没有赶上这个时代也罢,但既然现在赶上了就不能不试一试!

这个理由看起来有些可乐,但宁君真的由此下定了决心。

他骑着自行车到处找工作,希望能进入一家高科技企业。可是虽然他爱高科技,高科技却不爱他。这些高科技企业需要的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一听说40岁,连门都不让他进。

一次偶然的机会,宁君到大连雅奇电脑公司买软件,碰到了公司老板刘寒柏。两人交谈起来一见如故,于是宁君走进了这家公司。仅仅做了15天,他就从最底层坐到了总经理的位置上。

就是这样一个计算机外行,又是一个从来没有搞过经营的书呆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把原来只有六个人、三万元流动资金的电脑公司做成全国最大的MIS软件公司,一度垄断全国80%的市场份额,他个人也因此被人称为“东北软件王”。

宁君成功的理由在哪里呢?关键在于他找到了成功方向。

后来,宁君又以一个外行的身份进入互联网行业。外行到什么地步呢?这时候的他连一封电子邮件都没有收发过。这在该行业中有着许多海外背景的同行听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IDG中国区总裁周全,是让宁君从事互联网的关键人物。作为投资人,周全对他所欣赏的人才有着“愚公移山、挖山不止”的执着。后来在周全及宁君的几位朋友劝说下,宁君终于答应到北京去看看。

到了北京后,他一下飞机就受到“金融街”董事长王新政的热情接待,于是二话没说就留在了金融街担任CEO。就这样,一个连电子邮件都不会发的人,管理、运作起了这家互联网公司。直到2004年金融街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中国财经信息概念第一股。

回顾这段历史,宁君说,他的管理方式就是做人:“什么叫管理,管理就是为人处事,把人事关系处理好。”宁君的确不懂互联网,但是在金融街公司,宁君却会把最适合的人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上,而这就够了。

金融街定位在做中国的QUICKEN,这有着令投资者看好的前景。他先给金融街的市场这样进行细分:中国当时有13亿人口,其中10亿是农民,城市人口有三亿多;在城市人口中,三分之一是60岁以上的离退休职工,三分之一是学生,另外三分之一是20至60岁的人。在就是这部分需要理财的1亿人中,有0.6亿股民、1.3亿保户、200万期货主和5000万超前消费者,这些人才是自己的服务对象。

搞清楚了服务对象后,金融街迅速推出了小巧、快速、好用、实用的实时行情系统“报价精灵”;同时,又迅速推出了“股民茶馆”、“股市专家在线”、“期货专家在线”等。金融街从接手时的日访问量5000人,一下子就猛增到1765万人。

当初宁君下海的时候,曾经准备做成功了一个企业就见好就收,可是这时候他才觉得人是一种“好斗的动物”。他说,他喜欢不断迎接挑战。[1]

遗憾的是,宁君在2005年因健康原因不得不离开自己热爱的这份事业,加入IDGVC任合伙人。但他的成功创业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有了创业的人生目标,并且又找对了这个目标、有一个好的平台,那么他在以后的创业道路上就会如鱼得水。

不用说,每个人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为此所选择的道路也各有不同。但只要找到了、找对了,就会成为创业优势;相反,如果一时找不到,那就不忙匆忙创业。请记住,商场如战场,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当一个人明确了自己的成功方向,并且又适合创业,那么接下来在创业过程中就会少了许多弯弯曲曲。

1 《宁君:从员工到总经理用了15 天》,博思人才网,2008 年10 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