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整天嘀咕着要创业,可总是缺少那么一点勇气,所以总是迈不出这关键的一步。推而广之,一个人如果总是怕这怕那,必定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相反,倒是那些敢做敢为、不怕失败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正如一句名人名言所说的那样:“哪怕是一个天才,如果缺乏勇气,到最后必然是默默无闻地走入坟墓。”
创业也是如此。一方面,创业需要一定的胆量(称为“胆商”,与“情商”同等重要);另一方面,胆量这东西又实在是不能强加于人的。所以,从这个方面估摸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创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想当年,美国前总统林肯为什么敢废除黑奴制度?其实就与勇气有关。一位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1865年采访林肯时这样问道:“上两届美国总统都想废除黑奴制度,《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候就已经完成,可是他们都没有拿起笔来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呢?”林肯幽默地说:“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会非常懊丧。”
这位记者还没来得及继续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所以一直没机会弄明白林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直到林肯去世50年后,这位法国记者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
林肯在信中谈到了自己幼年时的一段经历。他说:“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如此,父亲才得以以较低的价格买了下来。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便带着我们在农场里劳动。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给弄走了。因为它们都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中。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马维尔已是一位76岁的老人了;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正式决定学汉语。三年后的1917年,他就能独自在广州旅行采访,用流利的汉语与孙中山会话了。[1]
1956年,16岁的美国穷孩子查克·诺里斯第一次打工,在洛杉矶附近一家超市里包扎零碎食品,就是把大包装的食品分拆开来后重新包装。第一天干下来他自我感觉很不错,可是下班时老板却对他说,第二天不用来了,因为他干活的速度不够快。
查克·诺里斯的性格非常内向,但是他又渴望得到这份工作,赚点小钱贴补家用。这时他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勇气,突然高声喊道:“不,明天我来试一试,我一定会做得很好!”
就凭这句话,老板答应给他一次机会。第二天,他的动作快了很多,老板十分满意。
许多年过去后,这一幕在他记忆深处一直磨灭不了,也使得他终于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在自己的一生中有所成就,就不能只是坐等命运垂青,而必须设法让成功来临!
36岁时他准备改行做演员,可是要知道,直到这时候他在演艺方面还没有任何经验!而当时仅仅一个好莱坞就有约16000名演员在失业。可想而知,这时候的他要取得成功是何其艰难!
可是他终于没有说“我不行”,否则我们就再也看不到这样一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明星、空手道世界冠军、主演过20多部叫座电影的大明星了。
回到现实中来。2002年3月,为了能在西安召开的“2002年春季糖酒会”上为家乡打造“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声势,四川邛崃市的29家酒类、食品企业,集体包下一架西南航空公司的波音757飞机。而由此造成的轰动效应,使得邛酒在这次展会上十分抢眼,销售量不断飙升。
专机抵达西安的当天,就有河南的一个商家找到邛酒老板们,经过不到两小时的谈判,就签下了数额高达4000万元的销售合同。而在糖酒会落幕的当天,山东临沂的一个老板又专程赶到邛崃,在经过实地考察后与邛酒企业签下2000万元的供销合同。
花费不到10万元的包机费,竟然取得11亿元的销售额,令这些老板们喜出望外。这个例子再次说明,成功有时候真的并不需要多少复杂的技巧,只要一些勇气就行了。
在大学生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各大企业招聘对学历方面的要求已经越来越看淡了,他们更看重的是“三商”即智商、情商和胆商。正如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刘吉所说:胆商就是胆略,有商战的胆略;要敢于抓住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反过来,这也正应了一句老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上述故事告诉我们,创业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决策是只要我们凭勇气就可以拍板的,你有这样的素质吗?
1 刘燕敏:《愿望与成功之间》,载《同学少年·作文》,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