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熟悉商业运作模式(1 / 1)

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合创业,必须看他是否熟悉商业模式。虽说任何事情都可以从头学起,现在不会将来可以学;但终究懂比不懂要好。因为你只有熟悉各种商业运作模式,才会更好地看清自己是否适合创业,以及从哪个领域入手更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具体到农民创业来说,更要侧重于了解农民创业都有哪些类型。虽然没有谁规定农民创业只能围绕这些类型展开,但显而易见的是,有些行业会更有助于发挥农民创业优势,更容易成功。

归纳起来,适合农民创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

自我发展型

创业的一大动因是追求自我发展。尤其是当你在看到自己具有许多适合自主创业的条件时,这种冲动会更强烈。

这些条件主要包括:资本投入(资金优势);自己或家庭成员的一技之长(技术优势);本地农业资源优势(资源优势);自己或家人在外打工消息灵通(信息优势);等等。

从实践中看,具备上述优势的农民往往更善于创业,会更早地加入到创业队伍中去;并且,即使具备单一优势的农民,也会经过一定组合形成创业团体,优势互补,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壮大。

打工带动型

现在的农村除了一些老年人在家种地之外,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了。跳出狭小的地域范围,融入城市大环境中,人的思想观念、能力、技术、信息收集和分析、资金积累规模和速度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常见的是,一方面,大多数农民创业的初期都是以外出打工为主,来完成资本、技术、信息积累过程的;另一方面,外出打工又会有助于他们积累资金、学习技术、适应环境、了解市场、更新观念、收集信息、发现市场空白,为下一步的填补市场空白(创业)打基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回乡创业就是在城市扎下根来,甚至带动一大片家乡人共同走上了经商、办厂、劳务中介的创业之路,这样的脚步迈得踏实、越走越远。

科技致富型

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在农民创业中怎样体现出来呢?可以看到,农民创业的成功案例中就不乏科技型创业,一帮能工巧匠凭借自己的手工工艺,最先走出了一条条致富之路。

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迫切需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开发名、特、优、新产品,创立优质、高产、高效、特色、精致的现代农业,进行产、供、销一条龙技术服务。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处处都需要用到先进的科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技术已经不再适应了。谁有某方面的一技之长,然后被良好的创业契机所点燃,谁就容易取得成功。

城郊开发型

农民创业的一个重要依托是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所以,不同地段的土地其经济价值高低会相差很大,甚至相差成千上万倍。在这其中,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土地经济价值最高。所以,充分利用这样的土地资源用于自主创业,或者土地资源被征用后利用城市建设征用补偿费进行个人创业或集体创业,不失为水到渠成之举。

举例来说,如果某自然村因为土地被征用可以得到2000万元补偿款,10户人家平均每户可得200万元。这时候如果把它全部分光,那就可能还不如创办一家集体组织如饭店、宾馆、商场、旅馆、门面出租、建材贸易、蔬菜基地等,既解决了资金来源,又能避免一些农民资金到手后吃光用光然后陷入窘境的尴尬局面。而这种机会在非城郊结合部就相对较少。

完全市场型

就是说,这种农民创业完全没有“三农”优势和特色,甚至完全看不出是农民创业;或者说,这种所谓的农民创业只是表明创业者的身份是农民而已,从其他方面看,你完全看不出这和城里人的创业有什么两样,因时制宜、因人而异,该干什么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