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为什么要创业?这个问题看起来不值得一提,实际上很重要。农民创业不只是显示自己的才能,也是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归根到底是因为,创业成功了对个人、社会都不无好处;即使创业失败了,也不能说一无是处,至少对丰富个人阅历、积累人脉关系、为以后的东山再起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具体地说,农民创业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所有致富路上最宽泛的一条。人人都想快速致富,但快速致富的途径大体上说有三条:一是创业,说穿了就是自己办企业、当老板;二是多层次营销,又叫直销或复式直销;三是买彩票中大奖。相比而言,在这三者之中创业要可靠一些,因为创业的命运能够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后两者不是因为违法就是几乎天方夜谭——多层次营销容易滑入传销陷阱,走火入魔;买彩票中大奖的机率更是比飞机失事的概率还小,很难梦想成真。
农民创业对社会来说,由于创业者在不断寻找并开拓市场空间、重组生产要素、扩大种养殖面积和规模、延伸和挖掘产业链、改善农业生产结构、转移农村劳动力,这些都在客观上推动了农村面貌的改变和社会进步。农民创业氛围浓了,对提高农民地位、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落后面貌都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因为归根到底,农民在我国总人口中占大多数[1],推动农民创业是实现全民创业的主体;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所以,农民创业不仅是农民个人、家庭的事,同样也是政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升级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
请想一想吧:如果没有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没有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我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没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吸引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的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取得现在这样的辉煌业绩,我国的城市、农村、小城镇建设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蓬勃发展,甚至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就注定只能是空中楼阁。
因此,“农民为什么要创业”这个问题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考察。人类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本章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从个人奋斗、自己掌握命运、以创业成功带动其他成功方面,还是对创业与打工进行比较、报答父母的朴素角度看,农民创业的理由都是站得住脚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人都适合创业,更不是说所有人的创业都会取得成功,这是不必多言的。
顺便一提的是,农民创业决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在这其中特别要处理好创业与创新的关系,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具体地说,两者的关系是:创业是创新的主要载体;或者说农民创业本身就是一件新鲜事物,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如果放在过去,每个农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根本也就没有自主创业一说。同时,创新又是创业的基础和手段。如果没有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渠道的创新,大多数农民创业项目根本就办不起来;并且,创新是农民成功创业的可靠保证之一,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制高点占领市场乃至垄断市场,要想战胜同行是不会那么容易的。
1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 年末我国大陆城镇人口为73111 万人,乡村人口62961 万人,乡村人口比重为46.3%。但要看到,这里的乡村人口是指居住在农村或农村聚落的人口,虽然以农民为主,却不包括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同期外出民工人数为16610 万人(另有本地民工10284 万人)。所以按本书口径所指的“农民”比重约为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