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农民创业(1 / 1)

讨论什么是农民创业,首先要从什么是创业开始。

通俗地说,所谓创业,就是开创自己的一番基业和产业。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发现和捕捉某种机会,给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机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贡献出你的劳动和时间,同时承担相应的经济、精神、社会、声誉风险,才有可能最终获得金钱的回报、精神的满足、人格的独立。

如果嫌这样说太罗嗦、不容易理解,那么还可以从中提炼出这样五层含义来:一是创业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有时需要运气相助,才更容易取得成功;二是创业要能给别人提供有用的东西,说空话是没用的;三是创业要投入你的劳动、精力和时间,坐享其成不太可能;四是你要在创业中承担相应的风险,既要想到获利丰厚,也要想到有可能失败,甚至倾家**产;五是一旦创业成功了,你会从物质、精神、人格方面得到相应的回报。

那么,什么是农民创业呢?

所谓农民创业,当然就是指农村居民通过生产要素重组来寻找或开拓市场空间、实现劳动就业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了。

在这里,农民的概念主要是看户口性质。这倒不是非得要在户口簿上强加什么功能,实在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研究。

具体地说,农民创业中的“农民”,是指那些拥有农村耕地使用权的人。他们可能在农村直接从事农林牧副渔的生产,也可能在城里打工;或者说,他们不一定住在农村,住在农村的也不一定全都是我们所说的“农民”概念。

具体到农民创业中的“创业”形式,包括各种盈利模式和非盈利模式。它的原意是指在原有基础或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产业,从此“创”出一片新天地。

容易看出,农民创业已经远远超越传统的“农民-农村-农业”方式,外延可以扩大到百无禁忌。当然,这并不是说农民创业可以任意而为,归根到底还是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而动。

事实上,现在有许多农民创业企业已经上市,并且进入全国乃至全球500强行列,成为业界领袖。在它们身上,你看不到一点点“农”的痕迹。泛泛地说,现在的农民所创之业,已经与城里人的创业没有多大区别;如果一定要说有区别,那也只不过地处农村、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而已。

总体来看,农民创业具有以下六大特点:

一是农民创业通常会依附于家庭

也就是说,农民创业并不一定是某个农民的单打独斗;相反,他往往会首先选择和自己的家庭或亲朋好友一起,形成一种松散型非正式组织,共同投入生产资本、从事新的生产活动或开拓新的事业,谋求最终的财富增值。

二是农民创业通常围绕着“农”字

这是因为农民拥有农村土地使用权,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创业必定会更多地和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或多或少地影响甚至决定着创业项目的开展。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民创业受制于农民经历单一、信息闭塞、市场观念薄弱、资金实力不强,因而对土地资源、农村环境的依赖性也更强,创业领域便会更多地围绕着“三农”来展开。

三是农民创业是一种创造、创新过程

当然,无论如何创造、创新,这个过程必定是有价值的,否则也就无法立足于世了。并且,这种价值体现无论对创业者个人还是全社会来说都是有意义的,非常值得去做。

四是农民创业是一种付出过程

付出总是痛苦的。尤其是代价高昂、任务艰巨、经历痛苦的付出,甚至看不到半点成功的希望,这时候能不能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又能不能取得应有回报,都会十分折磨创业者。

但同时也要看到,正是因为这种艰苦的劳动和付出,才会酿出后面的甘甜收获,直至对个人、家庭乃至一方水土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坐享其成的创业,几乎是不存在的。

五是创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任何创业都存在着风险,这是不容置疑的;我们要做和能做的,是能不能把这种风险控制在你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这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创业能否取得最终成功。

创业风险表现在方方面面,但总体来看主要有资金、人才、时机、市场、技术、经验、质量、管理、法律等。

六是成功的创业能够取得巨大回报

这种回报不仅体现在劳动报酬、财富积累、个人消费等方面,同样还表现在个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社会阅历的丰富等方面。

尤其是在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氛围中,创业的成功往往会被人当作衡量一个人是否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