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低汇率就是贱卖中国(1 / 1)

美元陷阱 严行方 1354 字 3个月前

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如果存在这种情形的话),结果会大大增加贸易顺差。故意追求贸易顺差,并不会给我国国民带来实际利益,相反却是在贱卖中国。

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我国当前多种经济失衡的关键。之所以会这样,是重商主义思想在作怪。

重商主义流行于18世纪的欧洲,中心思想是通过政府干预来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赚取金银等货币。这一观点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遭到严厉抨击。后来,英国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确立自由贸易宗旨,经济繁荣持续了200多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通过政府干预来促进出口,其手段之一是本币汇率低估。我国推行出口导向战略实际上也是这个原理,实质是由中央银行高价收购外汇,由中央银行对用美元、欧元和日元购买我国产品的外国消费者和企业进行补贴。容易看出,这是实实在在的“贱卖中国”——在汇率低估背景下,这种出口越多表明送给别国的财富越大。紧接着,随着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这些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随之急剧下降,我国可以说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有鉴于此,我国应当尽早和尽量放开外汇管制,让人民币汇率回到自然状态,反映真正的市场价格。不用说,从发展方向看,这时候的人民币汇率应当是上升的。

我国为什么不这样做呢?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种担忧:

一是“广场协议”恐惧症。可是殊不知,日元升值究竟是不是日本经济衰弱的根本原因,这一点目前尚有争议。理由是当时的德国也面临着同样的环境,德国经济就不但没有受到货币升值冲击,反而有新的发展(这一点下面详谈)。

二是担心发生出口企业倒闭潮。这种担心确实存在,但反过来看,人民币升值也是会增加国内需求的,有失必有得。更重要的是,随着汇率回归自然,我国必定会出现经济转型的好局面。也就是说,自然汇率状态下的经济发展更健康。

三是担心国际游资进入我国炒作。实际上,国际游资进入我国的规模主要取决于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我国资本项目不开放,国际游资想要进来也进不来。再说了,国际游资进入我国的主要目的是购买廉价资产,这种行为是长期的,短期炒作只是其中一小部分[1]。

有读者担心,我国放开外汇管制后会不会因为出口减少导致外汇储备下降,最终出现国际偿还能力问题呢?可以说,这种担心在我国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也是有惊无险。无论从美国还是其他国家的债务困境中,都能得出这一结论。

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的首席经济顾问达瓦科维奇2011年6月29日透露,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国家都认为俄罗斯会出现债务违约和货币贬值,认为俄罗斯的“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尤其是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后,俄罗斯的努力更是被认为徒劳无功。而事实上,接下来俄罗斯从德国、美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那里获得的数额庞大的贷款,也确实没能帮助俄罗斯走出债务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于1998年8月17日不得不向市场投降:允许卢布贬值,以逃避美元债务。可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结果不但没有出现意料中的灾难,俄罗斯反而在仅仅6个月后就恢复了经济繁荣,12个月内还清了大部分债务,经济繁荣期长达10年,这10年中俄罗斯的股市上涨了20多倍[2]。

所以,没有理由担心人民币汇率放开后会导致我国经济困难和债务缠身。相反,倒是把本国资源大量低价出口,换回一大把美元更可怕。如果这些外汇储备由此变成美国敲诈勒索的筹码,就不但是贱卖中国而是引火烧身了。

最新的例子是,2011年美国财政部宣布冻结利比亚在美国的300亿美元资产。美国财政部表示,这是美国单项经济制裁中最大的一笔,这300亿美元不包括欧洲及各大银行已经冻结了的利比亚政府资金。

据透露,利比亚的外汇资产中以银行存款表现的现金部分总共才只有320亿美元,另外就是几家在美国的银行各自管理的5亿美元左右投资[3]。也就是说,这样的资金冻结等于是没收了利比亚政府可以动用的所有外汇储备。更要命的是,这些资金冻结后被美国转移给了利比亚反政府武装。

请注意,这本来是利比亚的外汇储备,只是因为美国政府的一句话,说冻结就冻结了,而这种冻结和没收并没有什么两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这一举措向全球发出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在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下,美国、欧洲、日本以外的主权国家的外汇储备不可能得到任何安全保障。

具体到我国。我国的外汇储备也是西方国家手上的政治抵押物,主动权掌握在它们手里。就好比睾丸被别人紧紧攥在手里一样,这时候哪怕你再貌似强大,也未必敢放手一搏。

我国拥有3.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其中绝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的,一旦被冻结,我国的财政金融体系将立刻崩溃[4]!

这就是美元陷阱给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制造的明显漏洞。

关于这一点,苏联的瓦解有许多教训值得记取。苏联金融体系被击垮后,当时苏联的军事实力依然不可一世,可是在阻止苏联解体时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什么作用也没有。

有读者认为,美国政府不是一再向我国表示“美国不会赖账”的吗?就在2011年美国政府突破14.29万亿美元举债上限后,美国财政部长盖纳特还说他“拿宪法作保障,不会欠账不还的”。但请注意,他矢口没有提最关键的一句话,拿什么还,什么时候还?如果继续通过加印美元来归还债务,这又和赖账有什么区别?随意轻信政客的话,无疑过于幼稚。

请不要忘了,当年抛出“鲁宾主义”理论的正是这位盖纳特。1999年,盖特纳在美国财政部长鲁宾即将下台时,作为告别礼,给上司归纳总结出了一套所谓“鲁宾主义”的经济理论,其中一个主要观点是:借债人要对他们所借债务负责,但同时债主也要为能否收回出借资金承担责任[5]。换句话说就是,如果美国将来无力偿还债务,你中国是有责任的——你为什么购买这么多美国国债,这不是明摆着要害美国还不起吗!

俗话说:“软怕硬,硬怕横,横怕不要命。”这也暗合“流氓无产者最具革命性”的逻辑。当一个国家外汇储备太多,并且被人当作政治抵押物捏着,就什么也硬不起来了。

[1]邓新华:《人民币若低估,中国财富白送欧美》,网易财经,2010年3月1日。

[2]罗兰·纳什:《希腊可以从俄罗斯违约中学到什么》,彭博社,2011年6月27日。

[3]张斐斐:《美英加大制裁力度,利比亚300亿美元资产被冻结》,经济观察报,2011年3月1日。

[4]卢麒元:《我国外储已使国家陷入战略困境》,三农中国季刊,2011年6月21日。

[5]刘洪:《美国政客叫嚣别还中国钱,称中国大量借债加剧危机》,经济参考报,2011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