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融系统真正发挥作用(1 / 1)

美元陷阱 严行方 928 字 3个月前

我国外汇储备在美元陷阱中挣扎,与金融系统没能真正发挥作用有关。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本来就属于金融投资范围,须臾离不开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系统的规划、支撑、调度和监控,可是这方面我国做得还很不够。

首先看,我国是一个高储蓄率国家,政府不能随意印发货币,否则就等于把老百姓的储蓄一步步稀释掉,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导致通货膨胀,这是经济学基本原理。可是回过头来看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正是货币发行太多造成的。而货币发行太多,主要原因之一是外汇储备过多,自己套牢自己。

从目前我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看,这本身就意味着政府收购企业这么多出口创汇,必须在社会上等额发行这么多人民币(20多万亿元)。市场上有这么多人民币平白无故地冒出来,当然就要稀释百姓储蓄,引发通货膨胀了。

凭良心说,老百姓的这些储蓄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积谷防饥”,目的是为了将来养老、医疗、子女求学和结婚的。现在把这些血汗钱稀释掉,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如果这样的出口创汇体系不得到扭转,我国就无法在美元陷阱中走出来。所谓尽可能减少外汇储备,其实只是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办法。

其次来看,现在外汇储备已经积累下来了,就应该把它经营管理好。现代金融市场的有效性表明,要想增加金融投资收益就要承担更多投资风险。可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看到,全球有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或被收购,其中不乏业内佼佼者,主要原因并不是它们个体经营不佳造成的。

有鉴于此,我国应当从中吸取的教训是:外汇储备要保持充分流动性,即按照安全、流动和增值的原则经营管理,安全应当放在第一位,否则就很难确保金融系统真正发挥作用。只有在保障外汇储备总体安全和流动的前提下,才谈得上投资回报。

而从摆脱美元陷阱的角度看,我国在金融投资中的操作和管理,当务之急是要避免进一步落入美元陷阱,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减少原有外汇储备可能造成的损失。因为既然不能在短时间内让金融系统发挥作用,那么适当减少外汇储备规模和回避掉一部分美元陷阱就是应该做到也容易做到的事。

从近期看,我国面临着以下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出口增长速度下降,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增加;二是外汇储备安全性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虽然本书专门讨论美元陷阱,但不得不指出,我国目前的这些问题并不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必然造成的。换句话说,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并不必然要求我国选择出口导向战略,更不必然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就必须猛增到目前的3万多亿美元。

言外之意是,如果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就能认认真真推行经济增长战略转变,刺激内需,并且采取比较灵活的汇率政策,及早废除对出口创汇和吸引外资的各种优惠政策,就不致于会像现在这样深地陷入美元陷阱。

这样看来,我国国内金融系统改革又必须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结合起来,方向都是为了避免美元陷阱侵害。究竟怎么改,要从我国金融体系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入手。

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越成熟,老百姓的储蓄就越少,因为他要用钱的时候可以随时借到钱。相反,如果金融体系不成熟,老百姓就只能依靠个人力量储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将来要用钱时是借不到的,只能靠自己。

对照这一点,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很成问题。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教授胡永泰认为,如果我国的金融体系和美国一样成熟,储蓄率会比GDP降低8%至10%。而目前我国的经常性账户盈余差不多就是GDP的10%,所以我国改善金融体系后就可以把收进来的储蓄贷出去变为投资,由发展中国家(我国)借给发达国家(美国)了。

并且,虽然表面上看这是把钱借出去,但结果是根本不同的:把钱借给国内,投资回报率高(平均回报率15%至25%);借给美国,投资回报率低(平均回报率2%至16%)。所以,如果我国有一个成熟的金融体系,就应该从国外借钱回来在国内投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相反。

他认为,完善金融体系的过程很长,短期内主要是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解决问题。比如建设高速铁路是一条路,可以借此机会从国外购买国内无法生产的高质量钢,压缩外汇储备规模。遗憾的是,我国选择的却是向本国钢铁企业购买,这就错过了一个压缩外汇储备的好机会。而按道理,购买任何物资都应当优先考虑成本孰低,而不是非得花很多钱自己造[1]。

所以他建议,为了让我国金融系统真正发挥作用,有两件事情可以做,一是在将来允许私人办银行,二是调整汇率政策。

[1]许凯等:《“汇率操纵论”的隐秘与真相》,国际金融报,2010年3月29日。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