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对外直接投资渠道(1 / 1)

美元陷阱 严行方 843 字 3个月前

要探讨对外直接投资,首先看什么是对外直接投资。

所谓对外直接投资,英文叫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通过跨国经营方式形成国际资本转移。

一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控制权,方式包括输出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是跨国公司。在过去,跨国公司投资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尤其是日本、美国和欧盟。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崛起,配合外汇储备的有效使用,今后应当大力发展跨国公司,在这方面尽快跟上去。这就是说,拓展对外直接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率,不仅仅是为分散美元投资风险,更应该把它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否则,依然像过去那样把大量的外汇储备用于购买美国国债,任凭美元贬值冲击我国经济,就不啻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那么,怎样才能进一步拓展对外直接投资渠道呢?最主要的是以下几种途径[1]:

一是鼓励企业在海外利用当地资源、开拓当地市场。

这样,由于投资和收益都用所在国货币结算,实际上就能减少美元汇入,降低美元资产储备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总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相反还能增强我国对全球实物资产的控制力,比直接拥有一大批纸币实在得多。

尤其是,目前我国的一些传统加工产业市场已基本饱和,贸易顺差今后必然要下降。通过这种对外直接投资,能够较好地避开国外对我国产品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带动我国国内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配套设备出口,既能减少我国产品出口盲目性,又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更不用说,通过有针对性地投资国外的资源性行业,会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弥补我国国内资源短缺,实现互补了。

二是注重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对外直接投资。

道理很简单,只有有效投资才能实实在在地扩大经营投资成果,至少是确保原有经济成果。

在这其中,尤其是要把目光瞄准全球一些质地良好但经营发生暂时困难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通过在工业发达和技术先进的国家收购企业或购买股份,直接经营或参与管理,最直接地吸收其中的先进技术,掌握有效管理经验。这种进入方式既比较简单,又能得到所在国政府支持,容易控制投资风险。

三是进一步拓展海外投资思路。

具体地说就是,海外投资并非一定要用外汇储备去国外投资,也可以是对外国公司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股票,或者吸引外国企业来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股票。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我国用人民币投资外国企业,成为这些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

容易看出,这种做法一方面意味着政府承担了汇率变动风险;另一方面也表明,人民币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美元等国际货币,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的一部分。两相比较,政府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适当承担一点汇率变动风险是应该的。

综上所述,我国要想避开美元陷阱,并不意味着非得与美元或美国“作对”。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就一直未能受到实质性动摇,即使全球第二大货币欧元出现后也是如此。更何况,全球经济大国日本也不敢轻易让本国货币与美元抗衡,这其中都是有原因和策略的。

换句话说就是,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最大,受美元陷阱侵害最深的背景下,要想避开美元陷阱,更应该采取的策略是避其锋芒,而不是用“硬碰硬”。如果能做好以下三件事,就能基本达到最终效果了:一是通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减少出口,有效降低外汇储备规模;二是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单纯地把钱存在银行里(购买美国国债);三是提高人民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结算比重,对外直接投资是其中之一。

总体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向应该主要瞄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尤其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

如果这种投资还无法抵消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那就应当由我国金融机构出面对海外企业进行并购,股权和债权投资,发放贷款,增加对外援助,为国际金融组织和区域金融组织提供资金,增加政府海外采购等,其作用也是大同小异。

[1]张纯威:《美元本位、美元环流与美元陷阱》,国际金融研究杂志,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