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印钱消费,不是借钱消费(1 / 1)

美元陷阱 严行方 811 字 3个月前

美元陷阱中的债务陷阱,实际上是美国通过发行债券来控制全球经济。中国百姓常常对小孩说:“我家又不是开银行的,哪能要什么就有什么?”在这里,美国正是“开银行”的。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借钱消费其实质是印钱消费。既然是印钱消费,也就谈不上归还不归还一说。真的到了那一天,开动印钞机就是了。

美元的国际本位币地位,是决定美国能够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大肆举债国家的基本条件。所以读者看到,美国财政部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行债券,把所筹到的资金用于军费和社会保障等开支,完全不受约束,也完全不用考虑偿还问题——到时候如果偿还不了(实际上现在已经偿还不了),继续印就是。这种情形在全球可谓独一无二。

例如,从其它国家看,银行发放出去的贷款来源必须是贸易顺差所得和居民储蓄。换句话说就是,银行里要有这么多钱才能发放这么多贷款。为此,政府必须促进商品出口以赚取外汇,来用于支撑贷款规模。

可是美国不需要这样。美国政府不用看银行里有没有储蓄就可以对外放贷,美国人也不用看自己银行里是否有储蓄就可以随意消费。因为美国根本不用担心其它国家是不是会源源不断地“送货上门”,它只要保证印钞机不出故障就行了。

正因如此,美国国内才会形成“高消费、低储蓄”的独特格局;而这种格局一旦形成,会有一种自我增强习性。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对“双赤字、高消费、国外储蓄和债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并且早已习以为常。

据2009年10月16日美国财政部的数据,2009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高达1.42万亿美元(2008财政年度只有0.459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当年负债超过4700美元。而实际上,这些年来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规模一直是逐年走高的。据美国政府估计,未来10年中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总规模将达到9.1万亿美元[1]。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政府为了降低债务压力,在拼命发行新货币。由于美元是全球本位币,所以美元的这种贬值一定会波及全球各项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同时也会影响全球各国的经济政策,表现为美元陷阱。

但这决不是什么好现象。一旦这种借钱消费局面改变,具体地说是国外储蓄和债务输入速度减缓,美国的信用体系和经济体系就会受到严重冲击。最突出的情形是,这种输入一旦中断,美国的信用和经济体系会彻底崩溃。

就像日常生活中每天靠借钱过日子的人一样。虽然你借了钱不用还,借到的就是你自己的,可是如果有朝一日别人不肯借给你,或者别人想借给你,可是他自己也无能为力了,那时候你就日子难过了。

我国有个成语叫“嗟来之食”,撇开其中的侮辱性不谈,仅仅是听到“嗟”(语气助词“喂”)的一声,你就能从路边得到可食之物,是真正的不劳而获。但这对你来说未必是幸事,如果有一天路边没有这种嗟来之食了,你就难免要饿肚子。

这种担心决不是空穴来风。自从标准普尔主权信用评级委员会1989年起开始对美国开展评级,评级展望一直是“稳定”。但2011年4月19日首次下调到了“负面”,8月5日又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到AA+。并且它在6月28日发表声明说,不排除继续调低评级,一直调到最低级D。这实际上表明美国的主权信用已经出问题,并且问题还不小。要知道,在之前19个获得AAA评级的国家中,美国是现在唯一的“负面”评级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凡是拥有美国国债的国家都有必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其中拥有美国国债数量最多的我国。即使美国不会表态说以前的这些国债就“不还”了,也会促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加劲印钞来帮助美国财政部卸下债务包袱。

购买美元国债的陷阱就在这里:原来他向你借100美元,现在突然说只还70元、50元甚至30元了(大量印发美元导致货币贬值,实际上就意味着原来的这些钱不值这么多了),这和借钱不还的赖账又有什么实质性区别呢?

[1]《警惕美元贬值陷阱》,中国网络电视台今日观察节目,2009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