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估值,是指对某项资产有多少价值所作的评估。美元估值,顾名思义是对以美元计价的外汇资产进行的价值评估。
由于美元发行完全掌握在美国手里,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很难影响美国,所以对美元资产进行评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决定了美元有心机,也有能力玩弄把戏,故意迷惑别国。
美元陷阱与美元估值的迷惑性分不开。美元政策的忽冷忽热、忽阴忽晴,大大增加了贸易国外汇储备的不确定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为了避免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遏止国内经济进一步下滑,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说穿了,就是大肆印发美元。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认为,这时候美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非常难看,被其他各国嘲讽为像“垃圾债券发行者”一样的资产负债表。事实上,2009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高达GDP的12%,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奇怪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由于信用危机严重,美国金融机构在积极囤积美元;另一方面,这时候全球金融市场上又找不到什么安全的金融资产,所以面对金融危机,全球各国依然对美元有着强劲需求。
两者结合,一种可笑的局面出现了:一方面是美元不断印发出来,美元应该贬值才是;另一方面是这时候的美元不但没有贬值,相反却一路走强,这给美元估值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不用说,这种现象既然是反常的,也就不会长久。从历史上看,同样的例子当年在日本就发生过。例如1995年就既是日本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又是日元最强劲的一年。
由此可见,今后一旦美国的经济衰退局面得到确认,美元走软是必然的,并且很容易出现如股市暴跌般的大幅度贬值。不用说,这对我国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是一个极大考验。
退一步说,即便美元的这种超量发行有市场接纳,美国国债价格也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同时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很低,但我国持有的外汇储备仍然会不断贬值。
道理很简单,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它的价值在于其稀缺性;一旦这种稀缺性不复存在,其价值就大不如以前。
众所周知,影响外汇储备和外汇投资价值最重要的因素是汇率和利率。只是美元外汇储备和外汇投资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美元是全球本位币,美元发行受美国控制,所以美元估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
换句话说就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制定的美元利率绝对是影响美元走势的重要因素。读者都可以看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每一次政策会议都被我国媒体强烈关注,甚至在全球都广受关注。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由于各国外汇储备避险的需要,美元大量流入美国,促使美元走强。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尤其是2009年4月后,美元形势就急转直下。这时候虽然美国政府口头上表示要奉行强势美元政策,但实际上从他们的行为看,完全是口是心非。因为美元贬值对美国更有利。
不过,美国政府虽然要让美元贬值,表面上也还是要照顾各方面的情绪。在2009年4月至9月美元已经贬值10.3%,达到1991年以来最大降幅的时候,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9年11月4日依然宣布,继续维持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在0至0.25%的水平不变,并且把机构债发行规模从原来的2000亿美元缩减到1750亿美元[1]。
美国政府缩减国债发行规模,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为了推动经济稳定和复苏。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时候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资产负债表上的国债规模已经高达2万亿美元左右,缩减250亿美元的发行量只占其中的1%多一点,作用微乎其微。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作用的话,主要还是一种象征性举措。
实际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每一次制定这样的相关政策时都会反复考量,确定这项政策拿捏在什么样的尺寸,会对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更有利。
而无论目前还是以后,也无论对美国财政部还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来说,它们最乐意看到的是“可以控制的的弱势美元”——既能降低美国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又能有助于调整全球经济失衡,何乐不为呢?
要知道,对于美国来说,现在太需要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了。美国迫切需要弱势美元营造的全球较高的大宗商品价格,来帮助美国实现“再工业化模式”(低碳工业模式)。更不用说,弱势美元还能帮助美国减轻巨额债务负担。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分析说,从历史上看,无论哪个西方国家,当政府公债欠得越来越多、局面越来越不可收拾时,最先想到的方式就是货币贬值,这是转移民间财富和债权人财富的最隐蔽方式。这种方式运用起来只要不失控,政治代价就不会太大,所以各国政府对此都很乐意。
更不用说拥有美元发行权的美国了。美元的全球本位币地位,在帮助美国把玩这一游戏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从这个角度看,其他各国购买美国国债,也同样受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这些政策的制约。也就是说,这时候的美元估值一定是对美国有利的;反过来说,对债权国是不利的。
用中国话来说就是:“胳膊肘往里拐”。
有鉴于此,避开美元陷阱的最好方式是尽量减持美国国债,尤其是要尽量减少新购入的美国国债。
国债就像人质,掌握在谁手里,谁就掌握主动权。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
所以读者看到,这些年来每次中美两国高层对话中都会提到两句话:一是中方要求美国保证“中国在美资产安全”;二是美方一定会信誓旦旦地表示“美元很安全”。
但美国的这种口头表态并不能说明什么,最多是嘴上说说而已,更无法扭转我国外汇储备的进一步贬值缩水。
[1]张莫、王云等:《美联储不动利率,中国短期内难摆脱美元陷阱》,经济参考报,2009年11月6日。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