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陷阱的表现之一是,表面上看,别国购买美国国债是一种正常“借贷”,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并且购买国债也是有相应债息收入的。但实际上,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但其收取的债息收入比不上美元贬值速度,而且很难确保这种债券本金将来能收回来。
究其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实际上已经破产了,只是它自己和其他国家还没有或者不愿意意识到这一点。
美国政府之所以会破产,是因为它总是充当全球警察,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发生的事,它总要插一脚。尤其是这几年来它在全球各国到处招惹是非,挑起事端,军事开支十分庞大(约占全球军费开支的一半),不超支才怪。
从具体数据看,2011年上半年美国国债规模累计高达14.294万亿美元,据美国国会预算局估计,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今后10年内美国的新增国债将至少在10万亿美元。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美国即使开足马力印钱也来不及,哪里还有“余钱”还债呢?
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不少,自从2010年以来更是成为一种共识。美国重量级机构和经济学家对此众口一词。
例如,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劳伦斯·克特里考夫2006年在递交给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圣路易斯分行的论文中就质疑:美国有没有破产?他认为,任何国家都可能破产,美国也不例外。2010年8月11日,他更是在美国彭博社网站发文提醒全球各国“美国已经破产”,不要再借钱给美国了,只是全球市场居然“浑然不知”[1]。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宣称,早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初,就有人打趣说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总算趋于平衡了:中国卖给美国有毒玩具和污染的海产,美国卖给中国欺诈性债券。但现在两年过去后看到,中国已经把自己推进美元陷阱:既无法脱身,又无法改变当初进入美元陷阱的(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的)政策[2]。
2010年4月19日,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发表美国前总统里根特别助理道格班多的文章,题为《破产的帝国》,揭示美国政府实际上已经破产。2010年7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美国经济评估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可能已经破产了,可是美国人还蒙在鼓里。美国要想弥补巨额财政赤字,应当立刻采取刺激政策,否则将会越陷越深。
美国政府拥有庞大的智囊系统,为什么会对此“后知后觉”呢?其实,真正的原因不在这里,而在美国根本不担心自己会破产,它只要能印美元,就什么都不怕。真正着急的是中国、日本和英国等国,是它们拥有大量的美国国债。
当然,美国政府能够发行多大规模的国债,也是需要美国国会众议院批准的。围绕着是否要提高国债上限,美国国会众议院一直存在着严重分歧。
表面上看,这是美国国内不同政治机构和不同政党间的政策分歧。而实际上,由于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美元发行规模大小更多地涉及到债权国利益。债权国利益任凭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相要挟,实际上就意味着美国全然不顾全球经济和其他国家债权人利益。反过来看,在这样的背景下,别国购买美国国债的风险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债达到14.3万亿美元上限,创下过去60年来的最高纪录。从当时的情况看,如果在2011年8月2日之前美国国会众议院不能就国债上限提高达成共识,美国国债将至少面临“技术性违约”风险[3]。
意思是说,美国国会如果得不到授权,就意味着美国政府在理论上已经无法支付该期国债利息(最近的一次利息支付出现在2011年8月15日)。这同时也意味着,美国政府届时将不得不对内暂停支付养老金,对外停止支付国债利息。这无论对美国还是全球金融市场,都是一个灾难性结果。
当然,与过去一样,美国在最后关头总是会允许提高国债上限的,这是美国过去的一贯做法。从1960年以来,美国国会已经78次提高债务上限,平均每8个月提高一次。加上2011年8月2日这一次,一共是79次。
至此,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经高达14.3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内及国外投资者持有的短中长期国债(称为“公共持有债务”)约9.74万亿美元,其余的4.60万亿美元由美国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险和信托基金持有(称为“政府内部持有债务”)。
在9.74万亿美元公共持有债务中,外国投资者持有4.45万亿美元,其余约69%由美国政府和美国国内投资者持有(这也是美国政府不敢违约的主要原因,否则来自国内的压力太大)。在外国投资者持有的4.45万亿美元中,比重最大的是我国,约占公共持有债务的12%。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是仅次于我国的第二大美国国债持有者,持有额占美国公共债务的10%左右[4]。
美国在最后关头总会允许提高国债上限,意味着多年来美国政府积极实施的负债消费政策未来会走得更远,苦的只是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其中受害最深的是我国,美国自己是无所谓的。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全球金融评级机构对美国国债风险提出警告,金融市场反映违约风险的CDS(信贷违约互换)交易量明显增加,可是美国依然不慌不忙的原因——你说你的,我行我素,大不了加印美元,要死大家一起死。
事实上,在美国发生希腊债务危机这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美国不同于希腊,它最大的区别是有权印发美元,理论上说想印多少就多少,倒霉的是其他国家,唯独不是美国。
所以能看到,2011年美国新发行的国债仍然受到全球投资者追捧;即使在面临着发生“技术性违约”的背景下,各国中央银行依然舍不得抛售所持美国国债。
当然,这并不表明这些国家购买的美国国债实际上没有风险;相反,这种风险还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越来越大。
具体地说就是:既然过去美国国内不同党派会为了自身利益置海外债权人利益于不顾,谁又能保证这样的事例以后不会经常发生呢?要知道,每发生一次这样的事例,实际上就意味着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一次大的侵吞。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外债权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接受美国债务违约的巨大风险,要么接受美国发行更多国债。而无论哪一种选择都非常痛苦,都有被强奸的感觉。
不用说,我国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非常有必要对这种外汇投资风险提高警惕。这其中,唯一的办法是尽量减持美国国债,没什么其他更好的选择;如果持有的美元国债数额庞大,将来总有一天要出问题。
例如,据美国财政部2011年2月28日发布的外国投资者所持美国国债年度修正数据显示,当时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额在1.16万亿美元。而全球最大的银行之一巴克莱银行的资本策略师及全球多家金融机构提请大家说,英国在2010年6月至年末购买的美国国债数额从945亿美元增加到272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配置给中国的。也就是说,我国除了直接从美国购买美元国债外,还从英国的资本管理公司那里购买美国国债。如果把这两部分加起来,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额应在1.3万亿美元左右[5],数额非常庞大。
而2012年2月29日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外国投资者所持美国国债年度修正数据中,更是把多数时间的中国所持美国国债规模评估值进行了向上修正。例如,2011年6月中国所持美国国债的规模就被向上修正了约1415亿美元[6]。这表明,我国实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比过去发布的数据更高。
不用说,我国持有数额如此庞大的美国国债,已经成为美国手中挟持的“人质”和冤大头。尤其在“美国已经破产”的种种说法下,要特别警惕美国摆脱债务危机。
究其原因在于,美国学者和媒体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热衷于宣称“美国已经破产”,很可能“有一个不可告人的阴谋,即美国人为中国设置一个陷阱:既然我美国已经破产,已缺乏偿还能力,对不起,你购买的美国国债就打水漂吧。这印证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所宣称的那样,中国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已经将其自身推到一个美元陷阱之中。”[7]
之所以称这是阴谋,是指这种破产只是指作为经营部分的政府破产,而不是行政部分的政府破产。也就是说,美国政府虽然经济上破产了,但并不影响它继续在全球耀武扬威和打击异己。一个真正破产了的国家,是没有能力对外动武的。
[1]邱林:《“美国已破产”是美国人给中国设的陷阱》,光明网光明观察,2010年8月16日。
[2]保罗·克鲁格曼:《跌入美元陷阱,中国应好好面对》,中穆周刊,2009年4月6日。
[3]李向阳:《国债之争:美国要开一个危险的先例吗?》,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7月7日。下同。
[4]张金栋:《七成美债由美国本土持有,美债违约是自残》,财讯网,2011年7月28日。
[5]迈克尔??麦肯兹:《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近1.3万亿美元》,英国金融时报,2011年3月2日。
[6]刘磊:《美国向上修正中国去年所持美国国债规模》,全景网,2012年3月1日。
[7]邱林:《“美国已破产”是美国人给中国设的陷阱》,光明网光明观察,2010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