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习惯让学习事半功倍(1 / 1)

教育心理学认为:孩子讨厌学习、学习成绩差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不善于学习。这些父母虽然望子成龙,为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煞费苦心,可是其中有70%以上的人不懂、不会改造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这里的习惯,是指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不需要别人监控就会根据不同情况、按照不同规则去行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有效利用时间、获得良好成绩、提高学习成绩,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因此,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孩子学习非常用功,“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可是考试成绩还是很一般,甚至一塌糊涂;相反,有些孩子学习相对轻松,却能取得好成绩。

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主动去学习

孩子一旦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自动、自发地去学习,再也不用其他人去督促;而且,由于这是在生物钟、条件反射下自觉地去做这些事情的,所以学习效率会非常高,甚至不会察觉到苦和累。

13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0岁得到美国多所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的周峰认为,他的成功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小时候认字、记忆英语单词,每天都是10个,即使走亲访友时也不间断。就这样,仅仅一年间,他就记住了3000多个汉字、3000多个英语单词。

正是从这种量化的学习中,周峰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玩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到了该学习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地学,从来不需要有人提醒,更不需要强制。每到听英语广播学英语时,他就会准时打开收音机,专心致志地听读。

这种学习习惯非常有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心理动力定型。周峰从中得到极大的帮助,学习时总是全神贯注,学习效果当然也就非常好了。

为孩子量身打造学习习惯

对于父母来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首先了解孩子,然后才谈得上根据他的个性特点量身培养学习习惯。

在这方面,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善于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

尤其是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不要责问他,更不要吓唬他,而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帮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培养习惯应该尽早进行,越早越好

孩子的习惯养成关键期在3~12岁。毫无疑问,改造不良习惯要比养成良好习惯困难得多。所以,要尽量在孩子12岁之前就打好基础。要知道,习惯养成时间越早,就越轻松,也越容易。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父母在孩子3~12岁时忽视了应有的习惯培养,却本末倒置,把重点放在上兴趣班、提高考试分数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习惯养成要不断加以巩固

习惯养成的方法主要是奖励和惩罚,反复几次就行了。

习惯的本来含义,就是指通过重复和练习形成某种下意识动作。只有经过反复和巩固,让孩子在一定的刺**景下,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才能建立起这种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