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考试成绩,离不开复习。而复习的主要目的,当然就在于进一步梳理知识、加强巩固上。为此,有必要把握好复习的度。
总复习要遵循系统、条理性原则
这里的系统,是指把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整体;条理,是指把繁杂的事物加以整理、归类。
以高考语文总复习为例。初看起来,语文总复习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很不容易把握,可是它再复杂,还是有系统、条理性的。
高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需要按照不同能力层级,测试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鉴赏评价5种能力。为此,高考语文的内容相应地也就被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5个部分。按照这样的系统条理来进行复习,思路就会清晰得多。
总复习要把宝贵时间用在刀口上,不浪费
总复习的时间很宝贵,要把时间用在刀口上,不搞无谓的浪费。为此,虽然复习是为了巩固知识,但也不是多多益善,而应该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具体要求是:
⊙认知目标要明确,复习的针对性要强。
⊙善于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
⊙所做习题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重点突出、容量适中、节奏恰当。
⊙善于举一反三,延伸拓展知识面。
⊙注意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另外,总复习时要系统把握考试命题的最新动态和权威信息。如某年《命题研究》杂志头版头条刊发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命题负责人的一篇文章,指出“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同属知识性内容,为了不减少试卷中能力测试的分量,在高考试卷中两项内容将只选考一项”,考虑到“名句名篇”势在必考,这时候对内容浩繁的古今中外文学常识的复习,就可以稍稍带过、不在上面“浪费感情”了。
归根到底,总复习是建立在平时课后复习基础之上的。课后复习是消化理解、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只有在此基础上系统复习,例如看一看教材目录、研究知识系统的内在结构,才能在考试时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