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着重提高作业效率(1 / 1)

就做作业而言,目前最普遍的问题是作业速度慢、动作拖拉、效率不高。因此,父母特别要注重提高孩子的作业效率。

提高作业效率,除了上面提到的模仿考试的要求,大大增强孩子的时间感和紧迫感之外,还有必要限定总时间,即要求孩子在多长时间之内必须完成所有作业。

搞清孩子作业拖拉的原因

许多孩子非常聪明,甚至做难题也不在话下,看电视非常认真,可是一到做作业就磨磨蹭蹭的。明明会做的作业也会拖拖拉拉,他们也要磨蹭一个晚上,如果父母不在一旁陪着,根本就无法完成。

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视—动统合能力落后于他的实际年龄。孩子由于视觉分辨能力、视觉广度、精细肌肉动作落后,无法应付大量的抄写任务,从而把做作业看成是一件令人厌烦的事。

如果再加上这孩子的自制力差,做事情仅仅凭三分钟热度,遇到一点点**就左顾右盼,那就拖拉到底了。而看电视、玩游戏时之所以那么认真,是因为这时候的视—动统合能力要求不高,完全可以应付得了。

找到解决作业拖拉的办法

根据上述分析,要解决孩子作业拖拉、提高作业效率的问题,首先要想到孩子是否存在视—动统合能力落后的问题。

这方面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专业测验来认定。一旦确诊,就要通过系统训练来加以克服、补救,从根本上提升学习能力。

一般来说,视—动统合能力不佳的孩子,视觉分辨能力一般较差,无法区分复杂图形中的点、线、面或各种形状。这样,在面对较多的作业时,在孩子的视觉里看到的就是一片杂乱无章,无法把握。

训练的办法是,让孩子多做一些图形背景的练习,如图形辨异、仿绘等,训练孩子的视觉对各种线条距离、长短、空间位置的把握。如果孩子是因为手眼协调能力差而导致的作业拖拉,则可以让他多做一些手眼协作的运动,如剪纸、迷宫或译码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进行拍球、丢接球、跳绳等训练。

如果不是视—动统合能力问题,那就要从改变学习习惯着手了。

例如,如果孩子年龄较小,父母在孩子做作业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即将要做哪些作业,这些作业都要达到什么要求,作业做完后怎样进行预习,然后进行检查,目的是为了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孩子开始做作业时,父母不要在一旁不停地用言语刺激如督促、解释、说明、提示等。这对孩子的干扰特别大,久而久之,孩子离开了父母的督促,反而会觉得不习惯,不知道怎么做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