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送孩子上学,叮嘱的往往是两句话:一是过马路要注意安全;二是上课要认真听讲。老师在晨会课、班会课上三令五申强调的也是上课要认真听讲,有时候甚至还会在上课时猛敲讲台,提醒大家要认真听讲。在素质发展报告书上,“上课认真听讲”或“不认真听讲”,也常常出现在孩子的评语中。
课堂上能否认真听讲,与各种干扰因素有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孩子学会排除一切干扰。
有意识地提高注意力
上课能够有意识地提高注意力的孩子,通常听课都很认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学习时很少会受外界干扰。有时即使老师课讲得并不那么好,他照样能够自我约束,不让思想开小差。这样的孩子学习一般都好,考试也一般能得高分,别人容易忽略的知识点他往往都能掌握。
相反,一些孩子上课时怎么也无法集中注意力,一会儿抠耳朵、挖鼻孔、搔头皮,一会儿交头接耳、逗闹一下。而另一些孩子看上去好像听课还蛮认真,实际上头脑里面不知道在想什么,学习怎么搞得好呢?
让孩子学会排除干扰
孩子上课认真听讲、排除一切干扰的本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得到的。要通过训练,提高孩子的注意品质。
以课堂听讲为例,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它的独特作用,否则老师又何必上这节课呢?孩子如果能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就会有意识地克服干扰因素。
⊙每个老师的讲课都有自身特点,要学会适应不同老师的讲课风格。要时常告诉孩子,不要错过向老师学习的好机会。
⊙一旦出现课堂纪律混乱、老师讲课内容抽象等情况时,孩子最容易思想开小差,这时候要让他学会马上排除干扰、不受影响。
⊙上课时要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理解老师说的内容,并且要跟上老师的进度。如果只听不想,就会慢慢进入瞌睡状态。
⊙听课时要善于分配注意,一边听,一边想,一边记笔记,不要顾此失彼,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