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玩耍相结合(1 / 1)

杰出小学生头脑聪明,而头脑聪明最重要的途径是思考。对小学生来说,玩游戏时脑筋动得最足。所以,父母如果有本事把学习变成游戏,至少做到两者结合,就不愁小学生不肯动脑筋了。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同样的付出回报是不一样的

同样的付出,不同心境下的人感受是不同的。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为了工作让你去走2公里山路,你会觉得很不乐意;可是如果说这是去旅游、去湖边钓鱼,你就不会觉得疲倦,而且会很高兴。甚至原来习惯于坐车的,这时候也会高高兴兴地走着去。

学习也是这样,并不是越用功成绩就越好,关键是看动脑筋的程度。所以,父母要尽可能让小学生同样的付出获得更多的回报。

例如,明天就要考试了,孩子已经感到没什么可复习的了,这时候你如果还要逼着他去再看书,他就会觉得很无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说,明天就要考试了,你猜一猜老师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呢?他就会觉得很新奇。

为了猜题,他会把整本书翻来翻去,从中寻找可能出现在考卷上的内容,这无形中就扩大了“学习”范围。因为他觉得这种“游戏”很有趣,所以会继续猜下去,一直猜个不停。这就是孩子的心理。

如果让两个小学生一起进行这样的“游戏”,则会激发他们的竞争心理,效果更好。

如果小学生原来有厌学情绪,这种学习(或者干脆叫游戏)很可能会让他从此就喜欢上了学习。

小学生在游戏中最善于动脑

在许多父母眼里,游戏似乎是学龄前儿童的专利,上学后就不能玩了。在人的潜意识里,游戏是学习的反义词。其实,游戏和学习之间的区别只是成年人的看法,在孩子眼里是没什么区别的。

小学生喜欢玩游戏,原因在于能从中得到外人无法体会到的喜悦和快乐。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认为,这种喜悦和快乐主要体现在不受仪式、习惯所支配的精神自由上。虽然这谈不上是创造性活动,却能获得和创造性活动同样的体验,促使小学生动脑。

在美国有一档儿童电视节目叫“芝麻街道”,就是利用广告手法,在电视台播放教育节目的。

小学生不是对电视广告特别感兴趣、很容易记住广告中的歌曲和广告词吗?这个节目就是借鉴这种手法,让小观众在不知不觉的娱乐中激发学习兴趣,结果取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