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总想要买进太多的股票,却不愿意耐心等待一家真正值得投资的好公司。每天抢进抢出不是聪明的办法……近乎怠惰地按兵不动,正是我一贯的投资风格。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股市是非理性的,所以在选择买入股票时机时,要能做到抗拒**、以静制动,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投资机会。
而总观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很难抵抗这种**。结果呢,虽然在股市里不断抢进抢出,忙得焦头烂额,最终却没有什么收获,甚至还要亏损。这就是股市中为什么赚钱的人少、赔钱的人多的真正原因所在。
2003年,巴菲特投资中石油H股的案例,就充分证明了他在这方面的果断决策能力。
在香港上市的中石油H股,是巴菲特投资的第一只中国股票,也是截止2007年末公开资料中能查到的他购买过的唯一一只中国股票。
中石油主要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销售,原油及石油产品的炼制、运输、储存、销售,以及其他相关石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天然气的输送和销售,主要控股锦州石化、吉林化工、三星石化等多家中国A股、H股公司。2002年,中石油收购了戴文能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天然气业务;2003年4月24日,又以6.4亿元资本增持印度尼西亚加邦区油田15%的股权。
面对中石油表现出的强劲发展势头,巴菲特分析认为:一方面,中石油所在的中国,正处于全球经济最活跃的亚洲地区经济引擎地位,石化、钢铁、电力等基础性行业受益良多;另一方面,当时正处于美国攻打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不久,又遭遇全球“非典型性肺炎”危机,困扰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投资者都在犹豫彷徨。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这是巴菲特的一贯原则。
巴菲特在对中石油的内外部环境作了详尽考察和分析,认真研读了2001、2002年财务报告。在此基础上,他迅速抓住时机,于2003年4月主动出击投资中石油。
中石油H股是2000年在香港上市的,当时的发行价是每股1.27港元,上市不久后就跌破发行价,最低到1.10港元。
而2003年4月,当时的中国股市还非常低迷,使得巴菲特能够在股价为1.10~1.20港元之间买进了11.09亿股该股票,然后又以1.61~1.67港元的价格买入8.58亿股该股票,最终持股量达到23.39亿股,成为中石油第三大股东,仅次于第二大股东的英国石油公司。巴菲特对这只股票非常欣赏,认为这只股票比全球其他石油企业的业绩都要好。
仅仅过去半年后的10月,中石油就以83%的涨幅雄居香港股市涨幅榜第一名。从理论上说,这时候的巴菲特已经在这只股票上赚到了28亿港元。后来,巴菲特亲自写了一封信,感谢中石油公司为股东作出的贡献。
[课后点评]
从某种意义上说,投资任何一只股票都能赚钱,关键是要准确把握买卖时机,这是股票投资的最大难处。时机掌握好了就能赚大钱,掌握错了就必定要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