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就能得到信息来源(1 / 1)

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是业余投资者需要知道的却又找不到的有用信息,所有相关的信息都明摆在那里,只等着业余投资者自己来收集。过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并不是这样公开和透明,但是现在的确如此。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实战经验】

彼得·林奇认为,基金经理人固然能随时和上市公司的高层领导交谈,随时了解相关信息,不过这并不表明散户投资者就得不到有用信息,因为所有相关信息都在那里明摆着。可以说,上市公司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所披露的公开、透明的信息,足够投资者搜集的了。

散户投资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有:

一是阅读公司年报

对此,彼得·林奇有一套只需几分钟就能轻松搞定的独特建议。他以1987年福特汽车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为例:

首先,直接把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价证券两项相加,计算出“现金头寸”为101亿美元,把它与上一年的“现金头寸”相比较。现金头寸越多,表明公司业务越兴旺。

其次,用现金头寸减去17.5亿美元的长期负债(短期负债忽略不计),得到净现金头寸83.5亿美元。这个数字越大越好,正数表明该公司无论如何不会破产。

然后,看看最近几年来公司的流通股规模变化情况,以流通股越来越少为好,这表明公司在回购部分股票。

最后,用净现金头寸83.5亿美元除以流通股股数5.11亿股,得到每股股票的净现金价值为16.3美元。把它与当时的股价38美元进行比较,就能计算出更准确的市盈率。

例如,按通常的市盈率公式计算,福特汽车公司的每股年收益是7美元,市盈率应该是38÷7=5.4倍。而现在,扣除净现金价值16.3美元后,投资者买入这只股票的真正价格实际只有38-16.3=21.7美元,实际市盈率为21.7÷7=3.1倍。

去伪存真不难看出,这是一只大牛股!果然,该股后来上涨了40%多。

二是向证券公司咨询

证券公司拥有许多股票信息,所以可以从那里得到帮助,如了解市盈率、公司增长率、公司内部人员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等,听听他们的建议。

三是给上市公司打电话

机构投资者总是不断地给上市公司打电话,散户投资者却很少这样做。其实,如果你想了解某些具体问题,给上市公司打电话是一个好办法。不必担心什么,一般来说对方总是会很热情的。

四是去上市公司拜访

利用外出旅游之机,特地参观一下上市公司总部,就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彼得·林奇的经验是,公司总部办公楼越简陋,他就越满意;越富丽堂皇,则推断公司将要走下坡路。

五是实地调查研究

彼得·林奇在买入一只股票前,经常会去实地考察一下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亲身感受一下。他相信,这会让自己的投资决策更加准确、可靠。

【洋为中用,点到为止】

彼得·林奇有一种感觉,他与上市公司投资关系部的工作人员接触时,如果他们中的普通工作人员由于持有自己公司的股票而变得非常富有的话,他会不敢买这家公司的股票。例如有一次,他在一个大型午餐会上见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创始人,他拥有自己公司1亿美元市值的股票。彼得·林奇想,如果他要从这家上市公司赚到钱,这位创始人的股票市值岂不就要高达2亿美元?这太不可思议了。再看看这家公司的市盈率又已经很高了,所以他马上决定不买这只股票。果然,该股票价格从1983年的40.5美元跌到1987年的1美元。彼得·林奇的这种直觉虽然无法科学论证,但既然屡试不爽,就值得散户投资者思考了。

散户投资者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明明有现成的公开、透明、权威的信息来源渠道不用,偏偏喜欢听小道消息。有这种心理并不奇怪,一方面这是古老的神秘法则在起作用:“信息来源越神秘,就越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投资者总是对公开的大道消息将信将疑,甚至反过来读。彼得·林奇的经验是:投资者给上市公司总部打电话所获得的信息,虽然不同公司在描述事实时会有不同解释,但总体来看是真实可靠的;简单对策是,去掉形容词,只看事实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