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业余投资者,你的优势并不在于从华尔街投资专家那里获得所谓专家投资建议。你的优势其实在于你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知识和经验。如果充分发挥你的独特优势来投资于自己充分了解的公司和行业,那么你肯定会打败那些投资专家们。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实战经验】
彼得·林奇一直持有这样一种观点:逛商场胜过听股评。他不但从妻子、女儿身上得到选股信息,而且还自己亲自参与市场调查,并从中受益匪浅。
1992年,彼得·林奇重新研究了一下他在1991年的荐股名单,并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作了调整,感觉其中有5只股票值得继续买入。
感觉究竟灵不灵呢?他沿用过去的老办法,决定去柏灵顿购物中心转一转,以便产生更多的投资灵感。
伯灵顿购物中心是美国的一家大型超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商场,环境非常舒适。彼得·林奇说,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投资者,在这样的环境下闲逛,非常适合研究股票。
伯灵顿购物中心离彼得·林奇的住处有25英里。一路上,开车路过的许多商场都会令彼得·林奇勾起回忆。
例如,一家Tandy公司所属的Radio Chacks商店,如果你在20世纪70年代初投资1万美元购买该股票,1982年时投资回报就会高达100万美元;一家玩具反斗城公司,股价更是从0.25美元(折股后的价格)一直上涨到144美元。当然,其他也有一些商场是让彼得·林奇造成亏损的。
彼得·林奇总结说,经常在这些地方闲逛,会发现许多投资诀窍。
例如投资零售业和餐饮业股票,20世纪50年代零售业和餐饮业的品种非常多,消费者的购物和饮食习惯也非常多样化。由于当时强调的是大规模生产,而大规模生产非常容易导致低价竞争,所以购买这样的股票很少能大赚一笔。
发展到现在,无论是零售业还是食品业、服装业,越来越同质化。同质化虽然会导致单调乏味,可是却有助于零售业和餐饮业的投资者发大财,从而导致股价不断攀升。这些商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只要在一个地方火起来,很快就会风靡全国,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有鉴于此,投资者要拥有一双慧眼,善于从这些零售、餐饮店在一个地方火起来时,就迅速投资该公司。这样,等到它在全国风靡开来时,你就一定能狠狠地赚上一笔。
当然,并不是所有零售业、餐饮业都能取得成功,但散户投资者容易以消费者的身份看到每家公司的成长进程。为了保险起见,你可以重点追踪一家零售连锁店在某个地区取得成功、并且开始向全国扩张时,迅速跟进。
尤其是在伯灵顿购物中心工作的员工,更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每家公司每天的生意如何,一点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所以,如果是他们投资股票,那就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了。
优势更大的还有这些商店的经营管理人员,他们能够看到每家公司实实在在的营业收入。要知道,有多少外部人员想得到这种机密资料,却是望尘莫及的。
彼得·林奇说,遗憾的是,他家的亲戚朋友没有在购物中心工作的,否则他一定会每个星期都请他们吃上三四顿饭,谈谈各家公司的最新经营情况。
幸好他的妻子和3个女儿都喜欢购物,对每家公司的了解程度仅次于在购物中心上班的员工,连作为专业分析师的他也自叹不如。
【洋为中用,点到为止】
彼得·林奇认为,购物中心作为许许多多上市公司激烈竞争的场所,哪些公司业务红火、哪些门可罗雀、哪些正在业务转型,这里一目了然。如果据此作出股票投资选择,一定会比一边翻阅证券报上那些财经报道、一边到处寻找信息灵验得多。
只要消费者逛商场时多留一个心眼,就能直接观察到各家上市公司的业务经营情况。如果是这些部门工作的员工,条件就更优越了;尤其是这些部门的经营管理者,能够直接掌握内部交易情况和会计资料,就更值得庆贺。彼得·林奇说,如果这样的员工看到生意特别好的上市公司却不买它们的股票、白白错失投资良机,那就活该被自己的老婆骂,自己打自己两巴掌也是不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