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大事件不必惊慌(1 / 1)

人们可能会把赌注押在股票短期波动上,但从长期来看公司收益的波动最终决定了股价的波动。当然你会发现有时也有例外发生,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自己持有股票的走势图,你就会发现我所描述的股票价格随着每股收益波动而波动几乎是一个普遍规律。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实战经验】

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对股市波动会有很大影响,但投资者也不必惊慌失措。从历史上看,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会导致股市永远关门。彼得·林奇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投资者面对重大事件惊慌失措,只会导致错误判断、错误决策。

彼得·林奇说,1960年他还只有16岁时就听说民主党赢得总统大选对股市是一个坏消息。可是那一年肯尼迪果然赢得了总统选举,可是在他当选总统后的第二天,股市不但没有大跌而且还略有上涨。

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面临核战争爆发的危险,是古巴导弹危机时期。那时候美国海军封锁俄国战舰,彼得·林奇很为自己、家庭、国家感到担忧。可是面对这种可怕情形,当天的股指下跌还不到3%。

相比而言,肯尼迪总统公开严厉谴责美国钢铁公司,美国股市却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跌幅(下跌7%)。

彼得·林奇开玩笑说,看来,即使爆发核战争的恐惧,对股市的影响也没有总统对企业的干预来得大。

对美国股市影响持续时间最长的事件,是1973年10月19日欧佩克宣布石油禁运。那一次,股市在3个月内下跌了16%,在12个月内下跌了39%。

可是有趣的是,这条消息宣布的当天股市并没有立刻下跌,而且还略微上升了4点;并且在接下来开始大跌之前的5个交易日里,还一共上涨了14点。

20世纪整个70年代,是美国股市表现最为低迷的时期。由于这时候彼得·林奇已经完全参与到股票投资中去,所以对这个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与股市反应之间的关系看得很清楚,罗列起来有:尼克松总统强制实行物价管制,股市上涨3%;尼克松总统辞职下台,股市下跌1%;福特总统实施“现在打击通胀”政策,股市上涨4.6%;IBM打赢了一场反托拉斯官司,股市上涨3.3%;等等。

所有这些都表明,从总体上看,整个股市和某只股票一样,短期波动有可能和它的基本面变化完全背道而驰,并没有多大规律性,所以不必妄加评论,更不必惊慌失措。

【洋为中用,点到为止】

彼得·林奇认为,目前的股市大涨和大跌越来越频繁,可是从大局看,其中大部分涨跌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例如,1985年9月的经济部长会议上,7个主要发达工业国家达成协议,同意协调经济政策并允许美元贬值,消息宣布后美国股市在6个月内上涨38%,相当一部分股票在接下来的2年里上涨了二三倍。相比而言,1987年10月美国股市暴跌508点,在长远投资者的眼里,其重要性就大大不如前者来得深远。

重大事件能够影响股市,可股市的发展却并不总需要重大事件来刺激。20世纪70年代投资者对绩优蓝筹股有一种痴迷般的狂热,甚至认为这些股票是买入后“一辈子永久持有”的对象。可结果怎么样呢?绩优蓝筹股固然绩优,可是追涨买入的价格却可能过高了,一旦股价下跌同样吃亏。1973、1974年间美国股市出现的毁灭性暴跌(道琼斯指数从1050点狂跌到578点)中,这些辉煌一时的蓝筹股照样跌去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