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鸡蛋放在3~10只篮子里(1 / 1)

买股票和养孩子差不多,别生太多,让自己手忙脚乱。业余投资者大概有时间研究8~12家上市公司,注意买卖良机,但持股不应超过5只。

——彼得·林奇

一个业余投资人,即使利用所有能利用的业余时间,最多也只能研究追踪8~12只股票,而且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能找到机会进行买入卖出操作。因此,我建议业余投资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同时持有5只以上的股票。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实战经验】

散户投资者都知道这样一句俗话:“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只篮子里。”彼得·林奇的看法是,每个投资者确实需要考虑自己的投资组合,但长期以来在两派投资顾问之间一直存在着的分散投资、集中投资的争论,其实很没必要。

这里提到的两派投资顾问,一派代表人物是杰拉尔德·洛布(Gerald Loeb),他的观点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另一派代表人物是安德鲁·托拜厄斯(Andrew Tobias),他的观点是“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为这个篮子可能有漏洞”。

投资者熟悉的是后一种分散投资的观点。彼得·林奇认为,散户投资者的资金本来就少,又没有规模庞大的基金投资所具有的种种限制,所以完全不必像他那样持有1400多只股票。他的观点是,要尽量集中投资,但是也不能把所有资金都压在同一只股票上。

究其原因在于,投资者必须考虑到,虽然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对这只股票进行了各种分析研究,可是如果这家上市公司遭到原来根本无法料到的严重打击呢?这种事情可说不定。所以,任何“孤注一掷”的行为都是不安全的。

彼得·林奇认为,对于一个小的投资组合来说,持有3~10只股票比较合适,这种适当分散投资的好处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如果你寻找的是10倍股,那么你持有的股票越多,从中出现10倍股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为事实上,在几只发展前景都很好的快速增长型股票中,究竟哪只股票会最终成为10倍股,谁也无法预测。

1979年,正当股市持续下跌时,彼得·林奇看中了Stop & Shop公司较高的股息收益率,以每股4美元的股价买下了这只股票。因为考虑到这只不过是一家普普通通的上市公司,所以并没有对它抱多大希望,心想能够获利30%~40%就好了。可是没想到,这家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1988年被收购私有化时股价高达44美元,成为一只标标准准的10倍股。

二是你持有的股票越多,在不同股票之间调整资金配置的弹性就越大,这应当成为投资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彼得·林奇非常喜欢投资成长型股票,可是成长型股票在他的总投资中所占比重,从来没有超过基金资产的30%~40%。

除此以外,他还坚持用10%~20%投资在稳定增长型公司股票上,用10%~20%投资在周期性公司股票上,其余的全都投资在困境反转型公司股票上。虽然他有1400只股票,可是总投资的一半都集中于100只股票上。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在股票之间进行调剂。他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些股票的基本面发展变化,不断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股票黑马;一旦黑马出现,随时会在它身上增加持股筹码。

【洋为中用,点到为止】

彼得·林奇认为,股票投资的关键不要看篮子的多和少,而是要研究每一只股票的质量,把所有鸡蛋都放在非常结实、可靠的篮子里。他认为,“非常结实、可靠的篮子”应当具有以下两大特征:①根据你个人的工作或生活经验,你对这家上市公司有特别深入的了解;②用一系列标准来检查,您都感到这家公司具有令人兴奋的长远发展前景。

彼得·林奇警告说:“只是为了投资组合多元化而分散投资于一些你并不了解的公司股票是毫无益处的,对小投资者来说,愚蠢的多元化投资所导致的后果非常恐怖、非常可怕。”他说,如果他是散户投资者,手中的篮子是沃尔玛公司的股票,他会非常高兴地把所有鸡蛋放进去;如果手中的篮子是大陆银行公司的股票,他可不愿意去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