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来看,精挑细选的股票或基金,一定比债券或货币市场基金好;但若闭着眼睛乱买股票,可不比把钱藏在床底下高明。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实战经验】
每一个散户投资者,都面临着如何组合家庭投资的问题。彼得·林奇通过详细测算证明:无论怎样的投资组合,都是股票投资比例越大越好、债券投资比例越小越好。说得更简单、直接一些,那就是要100%投资于股市。
彼得·林奇谈了3个问题:
一是全部投资于股票的获利回报最高
从过去70年的实际业绩看,美国股市的平均年投资收益率为10.3%,而长期国债投资收益率只有4.8%,而且这种差异趋势似乎越来越明显。
彼得·林奇发现:上市公司经常会定期提高红利来回报投资者,可是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家债券公司,会通过主动提高利息的方式回报债券投资者。更不用说,债券投资者从来不可能有机会像股票投资者一样,享受参加年度股东大会的待遇。虽然他能得到稳定的利息,可是这些利息却会因为通货膨胀而缩水,甚至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变成实际上的负利率。
彼得·林奇举例说,如果投资者手上有1万元现金,他可以有以下3种投资组合方案供选择:
第一种方案是,这些现金全部用来购买债券
假定债券年利率为7%,那么,20年内他一共可以获得利息收入14000元。这时候的债券价格(本金)仍然是1万元。
这笔账实际上很容易算,因为他每年获得的利息收入都是固定的700元。不过要记住,由于通货膨胀的关系,这笔利息收入的购买力会在10年内缩水一半、在15年内缩水2/3。
第二种方案是,这些现金一半用来购买债券,一半用来购买股票
购买债券的年利率同上,购买股票的回报,按过去70年间的平均回报率计算——每年股息分红3%、股价上涨8%,合计11%——在这20年间,一共可以获得利息收入10422元、一共可以获得股息收入6864元。两者合计,总收入为17286元,这时候的债券和股票价格合计已经上升到了21911元。
第三种方案是,这些现金全部用来购买股票
仍然按照上面3%的股息率、8%的股票上涨率计算,20年间的股息收入为13729元,这时候的股票价格已经上升到了46610元。
不难看出,后一种方案都比前一种方案的收入要高得多。
二是全部投资于股票并不影响固定的生活费支出
一般来说,投资股票和投资债券的目的是不同的。投资股票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增值,而投资债券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稳定收益。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这种投资组合比例也不一样。不过一般来说,年轻人比较倾向于投资股票,老年人比较倾向于投资债券,因为老年人希望能有一笔固定收益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准。
而彼得·林奇认为,由于现代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一步步提高,上述观念已经过时了。如果把所有余钱全部用于投资股票,同样能够得到固定收入。
彼得·林奇举例说,如果你有10万元现金用于投资,希望每年得到7000元收入用来维持现有生活水准。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如果这些现金100%投资于股市,能否达到这一目的?
10万元股票第1年的股息收入为3000元,所以还要抛掉4000元股票才能凑满7000元收入。这样,第1年年末的股票市值就还有10×(1+8%)-0.4=10.4(万元)。
10.4万元股票第2年的股息收入为10.4×3%=3120元,这时候只要抛掉3880元股票就能凑满7000元收入了。这时候,第2年年末的股票市值就变成了10.4×(1+8%)-0.312=10.92(万元)。
照这样计算,到了第16年股息收入就超过7000元,不必再卖股票了。
20年过去后,原来的10万元股票已经升值到了34.914万元,而在这期间你每年的支出合计是14.682万元(从第16年开始,每年用于生活开支的股息收入已经超过了7000元),两者合计是49.596万元。不难看出,原来的10万元不但增值了4倍,而且一点也没有影响当年的稳定支出!
三是股价波动也不会影响你原来的生活水准
俗话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每个人都会想到这一点。把所有现金投资于股市,这种风险会不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水准呢?测算表明,没那么严重。
彼得·林奇举了这样一个极端例子:仍然按照上面的投资方式,10万元现金投入股市后,第二天股市就暴跌25%(这该严重了吧)。但是不要慌,这时候你只要坚持不抛股票,仍然照上面的方式,只是在年末抛掉一部分股票用来凑满7000元生活费开支,20年之后,累计投资回报率仍然高达18.535万元。
再举一个更耸人听闻的例子:当这10万元投入股市后,股市就开始低迷,而且一低迷就是20年;并且,每年的股息分红和股价涨幅也根本不行,只有过去7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分别为1.5%和4%,这该够倒霉的了吧?结果怎么样呢,只要坚持不抛股票,而只是在年末抛掉一部分股票用来凑满7000元生活费开支,20年之后的投资回报仍然有10万元,与债券投资完全持平。
【洋为中用,点到为止】
虽然每个家庭的投资组合不一样,但彼得·林奇认为,散户投资者必须记住一点:股票投资的收益率要远远高于债券投资收益率,而且这一趋势不会改变。彼得·林奇建议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中要尽力提高股票投资比重,即使老年人也是如此。虽然这种组合方式在最初几年内会暂时牺牲一些收入,但从长远看,投资回报要远远超过短期损失的收入。
随着上市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盈利越来越多,投资者从股票投资中所获得的回报也会水涨船高。如果在你的投资组合中,拥有一家10年、20年业绩一直不断增长的上市公司,你不想赚钱都难。据美国一本投资手册中介绍,截止1991年,连续20年红利连续增长的上市公司有134家、连续10年红利连续增长的更是高达362家。所以,投资者要从中获利并不是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