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自己不懂的股票(1 / 1)

如果找不到好公司的股票,尽管把钱摆在银行,等发现了再说。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实战经验】

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不熟悉的领域,彼得·林奇也不例外。他对此采取的措施是:远离自己不懂的股票。

彼得·林奇坦言,在他的周围确实有许多投资网络股迅速获利的机会,可是他却仍然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投资。究其原因就在于,彼得·林奇不懂网络,从而对网络股有一种恐惧感。

在他看来,大多数网络股都无法用常用的市盈率指标来衡量,这让他心里感到没底。因为这些上市公司几乎没有盈利,所以市盈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盈利)数据根本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唯一的办法,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另外一个指标——股价——上去。可是在彼得·林奇看来,股价是一个最没有价值的信息,虽然这是绝大多数散户投资者最关心的指标。

彼得·林奇说,1989年的时候,美国还只有有线电视金融新闻网的电视频道屏幕下方有一条滚动带显示股票行情,可是没过几年,每家每户的电视频道屏幕下方就都有了这样一条滚动带来显示股票行情。即使在其它非财经频道上,也会有显示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等的小方框。在比较流行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上,你更可以设定自选股投资组合,随时了解其中每只股票的最新行情。

彼得·林奇认为,这种无处不在的股票行情所传递的信息,看上去是方便了投资者,而实际上很容易起反作用。

举个例子来说,当投资者看到一只网络股的股价是30美元,另一只股价是10美元,如果他只看股价指标,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价格高的那只股票更好。这就是只看股价造成的错觉,一种十分危险的错觉。

彼得·林奇认为,股票投资最重要的参考数据不是股价,而是盈利。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早晚会决定证券投资的成功与否,当然其前提条件首先是公司要有盈利。投资者如果只关注股价变动,只会分散注意力,从而导致错误判断。

【洋为中用,点到为止】

有人说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彼得·林奇却没有看得这么严重。他认为,无论铁路、电话、汽车、飞机、电视,都可以称得上是对全人类至少是对全世界1/4的富裕人口的生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当初这些新行业同样孵育了许许多多新公司,可是只有极少数生存下来了,最终主导整个行业的更是屈指可数。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投资网络股同样会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风险极大。

散户投资者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股票,最好是别去碰。如果要尝试进入这种至今还没有任何盈利的股票,应该做一个简单分析,从而得出一个大致判断:该公司在未来需要多少赢利才能支撑得住今天的股价?做到了这一点,才不会头脑发热、利令智昏,以至最终迷失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