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何做大国_讲好中国故事(1 / 1)

讲好中国故事

我在法国担任大使期间,经常应法国各界人士的邀请去发表演说。随着中国的崛起,法国、欧洲乃至世界对中国的兴趣在上升,他们很想了解中国的情况。法国人请我去讲话,一般邀请单位和听众的层次都比较高。对于请我去讲话的要求,只要我时间允许,我基本上是有求必应,每年大概在法国各地要讲几十场。

法国人很喜欢讨论问题,我每次在讲话之后允许听众提问,有时候答问的时间比我讲话的时间还要长。我很愿意接受提问,因为提问反映出法国人头脑中对中国的疑问,答问更能有的放矢。如果你讲得在理,人家也容易听得进去。

法国人认为法国是人权的祖国,他们对于民主、自由、人权十分关注。我在法国讲话中,不时就民主问题回答听众的提问。我大体上是这样说的:

民主是中国人的追求。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起来革命的时候,民主是写在我们的纲领里的。今天,民主依然是我们的追求。我们提出的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民主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各国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历史经验和发展阶段不同,各国实现民主的方式也不一样。法国的民主制度和美国的民主制度就不大一样。中国人实现民主的方式也与法国、美国不一样。中国人走上今天这条道路绝非偶然,而是历史形成的。

读一读中国的近代史,就会发现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到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的主导思潮是向西方学习。我们学习过西方的议会制度,也学习过西方的多党制,但是

都没有成功。向西方学习的主导思想发生逆转,就是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初期中国人觉得战争离自己太远了,发表了中立宣言。后来,随着战争的推进,战场上打得十分惨烈,特别是在法国和德国之间,死了很多人。残酷的战争使得欧洲劳动力奇缺,这个时候法国和英国找到中国政府,希望中国能派遣劳工赴欧洲,解决欧洲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开始中国人有些犹豫,后来欧洲人向中国政府允诺:你们派劳工去欧洲也是参战,战争胜利了,中国同样可以享受战胜国的荣耀。

欧洲人的这番话,打动了中国人,1917年8月,中国对德宣战。与此同时,派遣了十几万劳工到法国、英国。中国的劳工在欧洲承担了最艰苦的工作,大概有近2万人因为战争、疾病等原因死在欧洲。在法国、英国处在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人用血肉之躯支援了它们。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1月28日,和会的最高决策机构“十人会”听取中国代表关于山东问题的意见。顾维钧作为中国的全权代表,在会上慷慨陈词。他指出:1897年德国军队武装入侵山东,1898年3月中国政府在压力下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但是,中国已经对德宣战,按照国际惯例,在战争状态下签订的条约不作数。山东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一块圣地,山东的3600万同胞都属于中华民族。在德国战败、中国战胜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有理由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而且我们这个行动,也完全符合和会所主张的民族自决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顾维钧这番讲话有理有

据,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美国总统威尔逊带头上来同顾维钧握手,对他表示祝贺,认为他这番讲话对于中国的主权做了很好的阐述。此后舆论一度比较乐观,以为中国能够收回胶东半岛。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法国和英国在“一战”进行期间就答应了日本,让日本在战后接管德国在胶东半岛的权益。后来,美国也转为支持日本,这样,在《凡尔赛和约》的条文中明确规定,让日本接管德国在胶东半岛的权益。消息传来,中国人愤怒了,觉得被西方列强欺负到家了,被它们欺骗了。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力图对和约做出保留未果的情况下,决定拒签《凡尔赛和约》。1919年5月4日,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段历史说明中国人走上今天这条道路是历史形成的,是对西方大国欺凌、压迫的反抗。

法兰西民族是很愿意辩论的民族,如果他们自己觉得有理,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即便是中国大使,他们也不会客气。可是我在做了上述一番讲话后,会场沉寂了,没有人出来反驳我。

会后,一些法国人来找我,向我表示说:“吴大使,您讲的这段历史我们过去不知道,值得深究。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就理解中国后来发生的事情了。”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讲好中国的故事,这是很及时的。中国正在崛起,我们的崛起是和平崛起,是在与世界合作共赢中崛起,这就是中国的故事。

中国的崛起,将会走过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讲好中国的故事,会减少我们崛起中的阻力,有利于争取到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和同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