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篇_影响“两新”组织党员先进性的因素及对策(1 / 1)

影响“两新”组织党员先进性的因素及对策

深入剖析影响“两新”组织党员先进性发挥的主要因素

影响“两新”组织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党员个体的不足,又有党组织的缺陷;既有客观环境的使然,又有主观意志的转移等等,并且这些因素又互相交织,共同起着作用。因此,要真正把影响“两新”组织共产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的各种因素剖深析透,不仅要从党员成长的时代、环境进行“长镜头聚焦”,而且要从党组织的管理、教育等机制以及党员自身修养等方面进行“短距离透视”。

1.国内外环境的负面性,影响了发挥作用的稳定性

首先,国际政治变革引发了部分党员信念危机。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走向低谷,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受其影响,党内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者产生了疑虑和困惑,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了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失去了信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

其次,国内经济转型引发了部分党员心态失衡。面对我国在经济转型,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困难,一部分同志身为党员竟然也对党的领导失去了信任,自身要求放松,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安逸心滋长,进取心弱化,甚至产生了“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等错误认识,以致于先进性作用日趋淡化。

再次,“两新”组织内部管理体制引发了部分党员目标偏移。由于“两新”组织对企业党建工作接纳度较小,限制了党组织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而且使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地位也处于边缘化状态,加之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情况不稳定,管理不规范,企业的变数较大,客观上造成了党建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处于“为老板打工”地位的企业党员,受自身利益的驱使,不得不调整人生价值取向,身不由己地把自己捆绑在企业的“战车”上,并不情愿积极主动地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2.党员身份的双重性,影响了发挥作用的正常性

“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具有“党员”和“雇员”的双重身份。在“两新”组织中,员工的职业生涯和政治前途是分离的。“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在处理“党员”与“雇员”两者关系时,总是把雇员摆在“第一位”,把党员摆在“第二位”,只有当雇员、求生存的基本要求达到后,才开始谈政治上的追求。总之,在“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存在“三重三轻”的倾向,即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重个人奋斗,轻组织观念;重雇员岗位,轻党员身份。存有“二怕”心理:一怕参加了党组织活动,耽误自己的工作,影响自己

的工资收入;二怕被老板“炒鱿鱼”,尤其在雇员和党员两种角色发生冲撞时,一些同志往往无所适存。由此造成了“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在发挥先进性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当雇员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就好一些,反之,就差一些。

3.党建机制的缺陷性,影响了发挥作用的积极性

一是支部书记有“弱项”。不少同志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虽有工作热情,但缺乏应具备的党务工作能力特别是缺乏开拓创新精神,难以高水平地组织活动、开展工作,势必减弱了对党员的影响力、凝聚力。

二是组织设置有“短板”。建立起联合型党支部,虽然解决了覆盖问题,但是由于党员来自各个单位,有的甚至是跨行业的单位,年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彼此间不熟悉,平时很少沟通,即使开展了组织生活,话题也难以集中,对于如何发挥党员先进性,既没有重点目标,更没有具体要求。

三是组织管理有“空档”。相当多的支部对党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除了通知开会,很少与党员联系、谈心、交流。少数党员组织纪律松弛,参与组织生活热情不高、随意性大,有的甚至连党费也不能按时交纳。虽然有“三会一课”制度,但有时流于形式。

四是活动形式有“局限”。少数支部对于开展活动,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办法不多,形式单一,满足于读报纸、念文件,有的甚至以简单的文化娱乐活动替代严肃的党内生活,使支部生活缺乏吸引力、感召力,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服务保障的缺失性,影响了发挥作用的自觉性

目前,“两新”中的党组织虽然强化了党建工作的服务理念,但是仅仅比较注重于服务经济工作,服务企业健康发展,却忽视了对党员个体的服务,即使有,也只停留在探病访苦、嘘寒问暖、健康咨询、搭建交友平台之类,而缺少能提升党员内在动力的服务内容和形式。比如,绝大多数“白领”党员对自己在专业提高、重点岗位竞争、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基本上靠个人奋斗、孤军作战。如果我们的党组织能够在这些方面为党员提供有效的培训服务,创造成才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某一方面的成功,就会使他们感到党组织存在的作用,自觉地为党旗增辉、为组织争光,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同样,当遇到党员的物质利益受到损害、福利待遇受到扣压、劳资关系矛盾激化等情况时,也很少有党组织主动出面,加以协调或解决。作为党的一级组织对自己成员的基本要求不能满足、合法权益不能保障,那么,其成员对组织的信任度必然降低,个体作用的发挥必然大打折扣。

确保“两新”组织党员先进

性发挥的基本对策

1.狠抓党员经常性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利用集中上党课、过组织生活等时机,大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教育,不断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先锋队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

要突出教育的时代感,以“新颖、新鲜、新奇”的内容与形式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努力增强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使教育“闻知有趣”、“思之在理”,达到心悦诚服、能够接受并愿意去做的效果。

2.紧贴“两新”实际抓党建,强化党员的先锋队意识。必须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党建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从指导思想上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狭隘圈子,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赢得“两新”组织核心人物对党建工作的理解支持。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各企业的中心工作,确立本单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增强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的现实意义。再如,坚持渗透、融合的原则,找准切入点,为党员充分展现先进性品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另一方面,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七项制度”。一是根据“两新”组织特点,对落实组织生活“七项制度”作出阶段性、指导性的计划安排;二是建立健全党员登记、备案制度,及时接转组织关系,有效地把党员置于党组织的动态管理之下;三是认真执行各项党建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活动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3.建立关爱互助机制,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坚持党员管理和党员服务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建立以人文关怀、权利保障和特需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党内关爱互助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驱动力,不断激发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内在动力。为此,可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一是通过个别谈心、问卷调查、需求征询等形式,全面了解党员的家庭、学习、工作、生活等基本情况和基本需求,做到四个弄清,即弄清党员“从何处来?从事何种工作?有什么个人打算?最需要什么帮助?”以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认知度。二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定期与企业主沟通,提供党员困难、需求等信息,帮助企业搭建服务平台,落实排忧解难措施,以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三是发挥社区综合党委的整合功能,在党员之间以“双向结对”为基本形式,开展思想互助、物质互助、技能互助活动,还可将“两新”组织中专业水平较高的党员专业人员组织起来,组建若干支不同专业的党员志愿者特需服务队,为党员提供特需服务,以增强党员相互之间的亲和力。

(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社区(街道)综合党委 蒋丽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