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自身形象的完善
活动目的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对自身形象的完善和协调人际关系有着重要意义。人是社会的人,高三学生尤其要重视完善自身形象,以备今后踏上社会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活动程序
主持人: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首先让我代表高三(5)班全体学生向到会的学校领导、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我们聚在一起从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美德(仁爱意识)这个角度出发来探讨关于自身形象完善的问题。我们高三学生,在校是学生,在家是子女,在社会又是公民,我们又将面临升学,并走向社会,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呢?我们将以什么途径来完善自身形象呢?在平时学习中,我们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见解。下面,我们先请张××同学来谈谈关于学生形象如何完善的问题。
张××:同学们,对于学生形象,我们一点都不陌生。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培养。党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培养我们成为接班人的目标,学校也制定了“校纪校规”、“行为规范准则”。那么,我们自身又该怎样完善当代高中学生的形象呢?我今天来谈学生形象的完善,主要是从“仁爱”意识出发的,是就彼此交往的角度而谈的。
我们大家生活在学校、家庭中,总要和老师、家长、亲朋进行交往,我们面临升学或走向社会,要和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进行交往。为了使自己交往成功,使人们愿意接受我们,我们首先必须注意自身形象的完善,以“仁爱”精神为指导,做到主动关心他人和做到宽容待人。
我们有些同学一直苦于人心叵测,竞争激烈,关系淡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审时度人,而没有检查自己。在这一方面,古代君子,就是我们的榜样。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礼仪之邦的君子风范,为世界所瞩目。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其弟子的言行做了规范。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代圣贤尚且一日三反省,看看自己对人是否尽心尽力,何况我们呢?忠、信、义是反省的标准,而行为上,则不一定要从轰轰烈烈的大事做起: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真情”,从劳动中的忘我贡献到学习上的无私帮助,直至一句真诚的问候,一声同情的话语都有真情在。我们拥有青春和健康,我们要关心人,爱护人,要努力把“仁爱”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同时你也会感到自身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宽以待人”就是要善于原谅别人,要以仁爱博大的胸怀去容忍别人冒犯自己。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其实你只要试着原谅别人,你的心情也会开朗,相反你一味记着别人的过错,你高兴得起来吗?你会有好心情去努力学习吗?50多个人生活在一个空间,免不了磕磕碰碰,如果我们互不相让,针锋相对,那么这个集体就无法团结。圣人孔子就曾经和疯疯癫癫的接舆相处过,面对接舆的冷嘲热讽,他坦然处之。他曾说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说:居住的地方要有仁,才算美好。不处在仁爱的环境中,怎么能算是聪明呢?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忍受廉颇的当众羞辱,才引出了“负荆请罪”结为“刎颈之交”的美德。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以“勿傲、勿暴、勿急;宜和、宜静、宜庄”作为自己言行的规范,成为世界公认的最有风度的领导人和外交家。我相信我们同学也能以此为榜样学会宽容待人的。这不仅对我们修身养性,协调社会关系很有必要,而且关系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学们,我们同窗三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勤奋学习,我们周围充满了爱意,让我们更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吧!谢谢!
主持人:刚才张××的发言条理十分清楚,她以丰富的理论论据和有代表性的事实论据,告诉我们完善学生自身形象,要注意以“仁爱”精神为指导,主动关心他人和善于宽容别人。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朱××:刚才张××一再提到“君子”,认为君子风范是修身养性的榜样之一。可是我听说君子之间的交往是祟尚“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我们平常
也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请问三位发言人,对此你们有何看法?
学生甲:我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和我们提的对人热忱之间,不但不矛盾,而且是一致的。我觉得朱××同学对这个“淡”字理解错了,不是“冷淡”、“冷漠”,而应该是一种深深的默契,是一种心灵相映,而无需用别的附加方式来维系的关系,这是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学生乙:还有“淡如水”的“水”字,是指像水一样纯洁,而不是指像水一样淡而无味。这区别于“酒肉朋友”的庸俗,是追求一种高洁的友谊。
王××;我想请问答辩人,你刚才强调要关心人,宽容人,可是别人却不关心你,宽容你,那么你该怎么办?
学生甲;我认为人是离不开环境的,而环境又反过来制约人。只要我们都相信别人,不怕碰壁,努力地开创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相信再冷漠的人,也会被爱心所温暖,这就是宽容的力量。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的是在班集体中如何以“仁爱”精神来完善自己形象,那么在家庭中呢?其实,人一生下来就和爱结下了不解之缘,人所接受的第一种感情就是与父母的亲情。现在我们长大了,再也不是小孩子了,在家庭中的位置也越来越显著,该怎样完善起自身在家中的形象呢?我们请许××同学来谈谈。
换第二组发言人和答辩人。
许××:我要说的是关于“孝”。我认为“孝”是仁爱的基础,是完善我们作为子女形象的出发点。我国劳动人民历来提倡“孝”,可见“孝”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一点,自有其精妙的地方。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包括忠、孝、恭、宽、信、敬、刚、毅等等。“孝”是儒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儒学比作星空中的一个星座,那“孝”该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恒星。
几千年来这个“孝”字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连刚懂事的小孩也无不知“孝”。然而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孝”也在不断地发展。“孝”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儒家认为以“孝”治天下,就能使社会安定、繁荣,因此它在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到了今天,封建社会早已消失,但“孝”并不会随之消失,时代又赋予了它崭新的内容。“孝”在家便是孝亲,在国便是爱国,两者相为表里。事实上,爱父母、爱亲人的情感与爱祖国的情感有必然的联系。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不热爱的人,如何能满腔热血为国奋斗,为人民服务呢?
“孝”是贯彻上下始终的常道,对于我们学习做“人”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
就拿我来说,在家里父亲在某些方面与我的看法差异很大,也就是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代沟”。以往我碰到这种问题时,总是不对父母发表自己的意见,省得接受一番思想教育。何况我父亲是一个颇为固执但很自尊的人,我也不愿意因为我们的见解差异而使他不开心。而在生活上,对于我提出的一些要求,父母并不总是满足我,每次他们拒绝我时,我总不大开心。我父亲爱我但并不宠我,很多时候也不了解我,但我仍尊敬他们。我想这在我们同学之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通过对“孝”的认识来反省自己。才发现很孝顺的自己其实还差得远呢。我们应该试着用仁爱之心去了解自己的父母,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敬。通过了解父母,我们就会发觉他们在我们心中新的形象,他们有着很多我们所陌生的经历,有着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多和父母谈心,哪怕自己和他们的意见迥然不同,也要谈,要让父母了解我们。我们的父母都是通情达理的,那么我们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就会消失,良好的子女形象就会丰满。
主持人:刚才许××同学从“孝”的本源谈起,联系实际谈到“孝”在家庭中的作用,并推及到“孝”在社会上的作用。她认为“孝”是完善作为子女自身形象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一起讨论。
陆××:许××同学不但在理论上谈了“孝”的问题,而且也谈自己对“孝”的认识和亲身感受。这里我想问一下,我们现在又是学生又是子女,那么我们在完善形象,体现对父母的“孝心”方面,具体该做些什么?
学生丙:我认为作为学生,首先应该好好学习,学习搞好了,是父母最大的安慰。平时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也是子女的“孝”的体现。其次,作为家庭一员,你也可以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
及的家务,在父母生日时送一些小礼物,都可以表示你的“孝心”。
陆××:我不完全同意你的看法,照你这么说,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对父母的不孝顺?还有买小礼物送给父母,花的还是父母的钱,只是一种形式,意义不大。
学生丁:我补充一下×××同学的观点,成绩好坏是由许多原因引起的,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我是想说,努力学习,尽自己的能力把学习搞好些,是体现“孝心”的一个途径,关键要看子女是否尽了全力,只要是尽全力了,不管成绩好坏,都是具有“孝心”的表现。正如王安石说的:“尽吾志,则无讥、无悔!”父母生日时,送一些小礼物给父母,是表示一点心意,虽然是一种形式,但是也可以看出你内心深处有父母。
黄××:我有一位同学,他与父母关系比较紧张,平时父母都不大管他,有时父母吵架一个星期都不回家,只有他一个人在家。对这样的不称职的父母该不该怀有一片“孝心”呢?
学生丙:我先给你说个故事,据《史记》记载,四岳向尧推荐舜继承帝位时说了这样一段话:“舜尽事亲之道,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蒸蒸治,不至奸。”意思是说:“舜身处如此糟糕的家庭,尚能大家和睦以共,克尽孝道,并能够追求善和道德,不同流合污以至堕落为奸恶之人,因此舜有资格为尧的继承人。”我想你的同学的家庭环境比舜要好得多,没有理由不孝顺父母,你同学的父母缺少的正是“仁爱”意识,只要他能在家中树立起充满爱心的自身形象,我想也许会感化他父母的。何况人的家庭是与生俱来的,容不得选择,“孝”也是人伦道德的义务和责任。
主持人:××的回答很精彩,她把生动形象的故事与抽象的哲理相结合,告诉我们“孝”是完善家庭中子女自身形象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出家门,到社会这个大家庭去看看如何完善做公民的形象?我们先请吴××同学发言。
吴××:同学们,当你第一次拿到身份证时,当你看到照片上自己变得成熟的相貌时,当幼儿园的小朋友叫你叔叔、阿姨时。你会有一种什么感受呢?你有没有为自己成为一个公民而自豪,又有没有想过该怎样履行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呢?
完善起现代文明公民的形象,就应该以“爱心”为原动力,本着“献出自己的爱心,多为他人着想”的宗旨,注意遇事时的忍让、谦和。那么,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呢?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实不管是古代的“君子”,还是当代的人都首先必须是文明的公民,而文明公民形象是靠爱心、礼貌、责任心来完善的。
主持人:吴××同学的发言充满了感情,他的论辩很有特色。我们大家都刚刚成为公民,对于公民形象的自我完善,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提问。
邵××;刚才发言人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那么看见坏人做坏事,是否也要像“东郭先生”那样发善心,才算是“不成人之恶呢?”
学生丁:“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与“见义勇为”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正如鲁迅有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程××:我听了中心发言人的发言,很受启发。我想问一下,完善公民自身形象,是提高自身的文化重要呢?还是提高道德修养重要呢?
学生戊: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选择关系,因为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是相辅相承的,比如文盲中大多数人是法盲。现代公民形象应该首先要有文化知识,有觉悟,有较强的自尊、自强的自我意识。具有这样的才能才会使社会发展,而社会发展又与道德素质有关,人的道德素质高,犯罪率就越低。当然今天我们发言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人们交往这一方面,因为我们将走向社会,这方面的修养以前不重视或做得不够好,因为我们一直是习惯于受人照顾,所以我们强调爱心、奉献,正是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方面,从而使自己各方面都符合一名合格的现代社会文明公民的要求。
主持人:记得有一首歌唱道“就让世界多一颗心,就让人间多一份爱”。一位哲人说过:“要想别人为你照明,就先去照亮别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份爱,那么就让我们先献出我们的那一份爱吧?最后让我们听听班主任老师的看法。
班主任老师讲话(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