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1 / 1)

进有时便是退,退有时便是进。常言道:“进一程风高浪急,退一步海阔天空。”懂得功成身退、见好即收的道理,会使你终生受益。

张良原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名大臣,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他熟悉兵法,一生以谋略见长,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之一。若没有他,刘邦能否建立汉朝就得打上问号。是他设计攻占秦国首都咸阳;是他设计帮助刘邦逃脱鸿门宴上的杀身之祸;是他英明决断火烧栈道;是他及时阻止了刘邦准备封赏六国后代的计划;也是他力排众议,在楚汉议和后彻底消灭了项羽;还是他帮助刘邦在得天下后镇抚各将士,建都长安,稳固了汉朝的江山社稷。可就是这样一位开国功臣却没有居功自傲,不仅拒绝了封赏给他的三万户领地,还身体力行了老子所讲的“功遂,身退,天之道”的思想,不倚仗功劳让自己成为显赫家族,而是闭门不出,潜心学道,以引退的方式来表明他的人生哲学。

那么,张良此举是否就是在逃避人生呢?答案是否定的。从他晚年为使汉朝免于宫廷内战,为保持社会稳定而帮助太子刘盈请出“商山四皓”的事例中即可见其是以一种更超然的方式来参与朝中大事的。这位早年在下邳向黄石公学习《太公兵法》的隐者,深深明白“达士知处阴敛翼,而岩晦亦是坦途”的道理,亦懂得“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才是“天之道”。

能功成名就者肯定都是聪明人,但能急流勇退者却不是仅有聪明就能做到的。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急流勇退,放弃的只是一些名利等身外之物,于人于己皆无损,而得到的却是超然人品,自然之心,于人于己皆有益,何乐而不为?

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看到半开时。明人许相卿说:“富贵怕见花开。”此语殊有意味。言已开则谢,适可喜正可惧。做人要有一种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时莫忘回头,着手处当留余步。此所谓“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宋人李若拙因仕海沉浮,作《五知先生传》,谓做人当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时人以为智见,反其道而行,结果必适得其反。

君子好名,小人爱利,人一旦为名利驱使,往往身不由己,只知进,不知退。尤其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中,不懂得适可而止,见好便收,无疑是临渊纵马。中国的君王,大多数可与同患,难与处安。所处以做臣下的在大名之下,往往难以久居。故老子早就有言在先:“功名,名遂,身退。”不过,人们的不幸往往就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

范蠡力辅佐越王勾践振兴越国,终使勾践灭掉吴国,一雪前耻。其后,勾践加封范蠡为上将军,然范蠡深知勾践其人只可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遂修辞书一封,弃官而去,乘舟远行,不再复返。

据说,范蠡曾在齐国写信给好友文种,信中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乐,君何不去?”其大意为:飞鸟射尽,弓弩就会被收藏起来;狡猾的兔子猎完,猎狗就会被煮食。观越王面相,颈长而嘴尖,城府极深,工于心计,只可与他共患难,却不能与之同享乐。你为何还不快快离开呢?文种得信以后,感范蠡所言甚是,便假称病而不入朝,但终未能幸免于难。相对而言,范蠡则要聪明得多,他早早料到这一点,急流勇退,方得以保全性命。后又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并被世人尊为儒商鼻祖、“财神”。

无独有偶,有一“柔道王”在连续斩获200场胜利以后,突然宣布退役,转而去做了一名教练,但当时他尚未到而立之年。

人们对他的选择颇为不解,都以为“柔道王”出了什么问题,一时间众说纷纭。直到后来,“柔道王”在与朋友谈心时才道出了个中缘由,他说:“我当时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巅峰状态已经过去,而且求胜欲望也大不如以前强烈,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硬撑下去呢?还不如急流勇退,给人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毋庸置疑,无论范蠡还是“柔道王”,都是人生中的智者。他们的选择虽有些无奈,但却为自己留下了永久的美丽。相对于那些不懂退避、抱着功名利禄不放的人而言,他们才是英雄,因为他们有勇气放下令人艳羡的光环,留给了世人一个睿智的微笑。

一如司马迁所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乐极生悲,概括地讲,是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和留恋而生出的惘然和悲哀;是一个人对生活中好花不常开、好景难常在的无奈和怅怀。人的情绪很难停驻在一种静止的状态,人对世事盛衰兴亡的更替习以为常之后,心境喜怒哀乐的轮回变换也成为了自然,人在纵情寻乐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莫名其妙的空虚伤怀,推之不去,避之不开,因为欢乐和惆怅本来就首尾并列。所以庄子在“欣欣然而乐”之后感叹:“乐未毕也,哀又继之。”人只有在生命的愉悦中才能体会真正的悲哀。所以,真正的丧亲之痛,不在丧亲之时,而在阖家欢宴,或睹旧物思亡人的那一瞬间。人在悲中不知悲,痛定思痛是真痛。

适可而止,见好便收,尤其是面对功名利禄时,更要保持这样一份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