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3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但对于南非犹太裔女作家戈迪默来说却是非比寻常的一天。这天,她获得了1991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自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第七位获奖的女作家。这是她用40年的心血和汗水浇铸的,在拿到这个奖杯时,这位女作家激动不已。
戈迪默的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是来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珠宝商,优裕的家庭生活条件使小戈迪默从小就有无限的憧憬和遐想。6岁那年,她凝视着自己纤细而柔软的身体,做起了当一位芭蕾舞演员的梦。父母曾经对她说过,舞蹈艺术最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的修养和思想情感,她想这也许就是自己追求的事业。
于是她报了名,加入了小芭蕾剧团。但是由于她体质太弱,没过多长时间就被迫放弃了这一爱好。更为不幸的是,8岁时她因患病离开了学校,中断了童年时的学业。在这双重打击之下,戈迪默变得非常脆弱,夜晚她经常偷偷流泪,不知道明天该何去何从。
一个明媚的夏日,心烦意乱的戈迪默独自一人到大街上散步,想从车水马龙的街面上获取一点快乐。突然,一块刻有“斯普林斯图书馆”的木牌深深地吸引了她。她欣喜若狂,早已将课本读熟了的她最渴望的莫过于书,这个意外的发现使她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改变现状、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她一头扎进这家图书馆,整日泡在书堆里。图书馆下班铃响了,她一头钻在桌子底下,等图书馆的大门确实锁上了才钻出来继续看书。在这自由自在的王国里,戈迪默尽情而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在图书馆里,戈迪默产生了浓厚的文学兴趣,刚刚9岁时就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15岁时她的第一篇小说在当地一家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这是一篇思想深刻的文章,它的内涵远远超出了15岁少女的思想。1953年,戈迪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问世,以其优美的笔调、深刻的思想内涵轰动了当时的文坛。世界文学界几乎同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位非同一般的女作家——内丁·戈迪默,从此,戈迪默的创作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在创作生涯中,戈迪默相继写出10部长篇小说和200多篇短篇小说。多产伴着上等的质量,使她连连获奖:1961年她的《星期五的足迹》获英国史密斯奖;1974年她又意外地获得了英国的文学奖。她的成名之作《对体面的追求》一出版就受到了瑞典文学院的注意,接着她创作的《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陌生人的世界》等佳作毫不费力地打入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角逐圈。虽然瑞典文学院几次将她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将这一桂冠戴在她的头上。戈迪默曾在自己著作的扉页上端正地写下:“内丁·戈迪默,诺贝尔文学奖”,然后在括号内写上“失败”两字。然而,暂时的失望并没影响她对事业的追求,她一刻也没放松文学创作,最终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很多人在遭到挫折、困难时常常垂头丧气,这是没有力量、丧失信心的表现。正确的做法是昂首挺胸,相信自己能行,相信风雨之后定有彩虹。从戈迪默的事迹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人,她的路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她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她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挫折,在风雨之后能够重新昂起高贵的头颅,在人生的低谷中能够降低姿态等待成功的到来。
父母教育孩子,就要让孩子学习戈迪默那种不怕挫折的精神和抵抗挫折的能力。
教育专家几乎都谈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即挫折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孩子心理上的抗挫折能力。比如,一些孩子在生活或者学习上受了一点点挫折便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和条件非常优越,真正是在蜜水中泡大的,他们很少体验到挫折,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也缺乏解决挫折的勇气和能力。父母应该明白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平时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的情形,磨炼孩子的意志,使孩子做好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养成一定的抵抗挫折的能力。
要想培养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帮助孩子认识挫折: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荣誉和挫折是并生的,生活中常有不如意的事情,如果连一点小小的挫折都受不了,就更不能面对漫漫人生中发生的更大的挫折和坎坷;
第二,承认孩子的失败,切忌无理施加压力:孩子遇到失败的事情,父母不要包办代替,不要出面去解决,更不能找老师无理取闹,否则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复杂,更难以解决,使孩子陷于更大的尴尬之中;
第三,鼓励孩子跌倒后自己爬起来: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所在,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教育孩子只有靠实力去竞争才能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告诉孩子胜利与成功不是别人的恩赐,而是自己拼搏苦干得来的。
西方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小时候很少遭受挫折的人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事事顺心,相反,每个人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对待挫折的心态与承受能力。德国著名作家茨威格指出:“世界上最光辉、最宏伟的事业就是使个人站立起来。”如果父母总不让孩子“长大”,总怕他们摔倒而不让他们独立地“站起来”,迷失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父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