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才,而教育学家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地教育孩子,首先要塑造“好孩子”的感觉,只有孩子坚信自己“行”,他才能够成才。
如果父母想知道这种心理暗示的作用有多大,那么就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位热爱音乐的青年,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摸索了很久,进步却很小。因此他经常怀疑自己是否有音乐天赋,对未来前途感到十分迷茫。后来他决定去拜访柏辽兹,希望这位他最崇拜的大作曲家指点迷津。
青年人演奏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曲子后,诚恳地问:“柏辽兹先生,您认为我适合从事音乐创作吗?”
柏辽兹听出来,青年人的演奏虽然很熟练,却缺少某种灵气,很显然,他对音乐的理解还停留在很浅的层次,甚至可以说根本缺少灵感。一个学过多年音乐创作的人,仅仅达到这个水平,可不是缺少天赋吗?因此,柏辽兹坦率地说:“年轻人,我毫不隐瞒地对你说,你根本没有音乐才能。我之所以痛快对你下结论,是为了让你趁早放弃,另寻出路,免得浪费时间。”
青年人一听,此言正好证实了自己的疑惑。他大失所望,带着羞愧不安的心理向柏辽兹告辞,然后垂头丧气地走了出去。
柏辽兹话刚说完,便感到懊悔:这话对青年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呀!再说,自己的那番话未免太绝对了,一个人的天赋有欠缺,可以用勤奋弥补,即使达不到极高的境界,也会有所作为的,为什么要叫人家放弃呢?因此,他决定采取补救措施,挽回青年人的自信心。
柏辽兹赶快打开窗户,看见那个青年人正垂头丧气地走在街道上。于是他从窗口探出头,叫住青年人说:“我不改变刚才对你的评价。但是,我认为有必要补充一句:大师们当年对我也是这么说的。记住,你和我当年一模一样,是的,一模一样!”
青年人一闻此言,顿时精神大振,重新树起了信心。多年后,他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一个知名的作曲家。
柏辽兹是这个年轻人最崇拜的人,因此,从柏辽兹口中说出的每句话都可能带给年轻人深远的影响。当柏辽兹断言年轻人没有音乐才能时,年轻人立刻失去了信心,而且很可能因此放弃自己在音乐方面的理想。幸好柏辽兹很快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他的那句“和我当年一模一样”给了年轻人这样的信念:我和大作曲家年轻时是一样的,那么他的现在就是我的未来,只要刻苦努力,我也可以成为著名的作曲家!年轻人不断努力,最后他成功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一个人即使不是真正的天才,但只要他找到了天才的感觉,就一定能够成才。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为了鼓励女儿婷婷成才,为了帮女儿找到天才的感觉,为了让她相信自己“一定行”,就费了不少苦心。
首先婷婷的智商是105,而天才儿童的智商底线是130,但周弘却告诉女儿说:“智商只能测记忆力,无法测悟性、灵感,而你正是这方面的天才。”另外,他又制造了“海伦·凯勒转世”的故事鼓励女儿、教育女儿。
海伦·凯勒是19世纪美国的一位又盲又聋的伟大女性。她6岁半时一个字不会说,18岁时却会五国语言,轰动全世界。一天,周弘看《海伦·凯勒传》时,无意中发现海伦的生日是1880年6月27日,脑子一闪,精神为之一振。女儿婷婷的生日是1980年6月29日,天下竟有如此巧合的事!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赶快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女儿。
“婷婷,太好了,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一直在纳闷,你为什么这么聪明,这么有灵性,原因终于找到了。原来你是海伦的‘转世’啊!”
“为什么这么说?”女儿不解地问。
“你看,你的生日跟海伦相差整整100年,一天不差。”
“真的吗?”婷婷瞪大了眼睛。
“白纸黑字,一点也没错。”周弘把书递给婷婷。
婷婷接过书一看,有点儿失望。
“她是6月27日,我是6月29日,相差两天。”
周弘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据我了解,一天不差,海伦妈妈生她时是顺产,你妈妈生你时难产,刚好耽误了两天。”
顿时,婷婷兴奋得两眼放光,仿佛海伦的血液在自己的血管里奔腾,海伦的灵魂在自己的脑海里游**,感觉找到了!
长大后,婷婷自己讲,海伦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小时候做事遇到困难时,就常常想象自己是海伦·凯勒。
这个故事也许对许多父母有所启发。为什么现在有的孩子明明不笨,但学习成绩却不好,许多父母百思不解,彻夜难眠。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找不到感觉。
有了天才的感觉,是成为天才的第一步。“天才的感觉”实际上就是一种暗示,这种暗示一旦埋入孩子的心中,就会渐渐发芽,成长为信心的大树。
既然周弘这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父亲,都能用虚拟的方法把天生聋哑的女儿培养成美国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那么父母们为什么不能试试正确运用这种方法把孩子培养成才呢?
首先,让孩子产生很棒的感觉。比如,你的孩子数学不好,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时你就可以改掉往日训斥孩子的做法,温和地对他说:“爸爸、妈妈的数学都很好,根据遗传原理,你一定也具有数学天分,所以加把劲,你就一定会考好!”这样做,孩子最初可能会有点儿怀疑,但你常常这样告诉他,孩子慢慢就会相信:我真的行。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对数学的恐惧感,唤起了孩子的求知欲,帮助孩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孩子就会因此真的“行”了。
其次,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父母要不断地给孩子积极的暗示,这样无形中就会鼓起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会变成一个很“棒”的孩子。
索洛维契克曾经说过:“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