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依赖父母会导致意志薄弱(1 / 1)

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几代人的关心与爱护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因此许多孩子都有依赖心理。在家里,没有成人一勺一勺地喂饭,孩子就不肯自己进食;没有成人陪着、拍着睡觉,孩子就又哭又闹不能入睡;就连和小朋友玩耍时也要求父母跟着;早晨起床后不叠被子,吃完饭不知道刷碗,上学忘了带学习用具也要责怪是父母没有提醒他们。如果孩子有这些类似的问题,父母就不得不思考孩子的依赖性是否太强了。

孩子的依赖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一般来说与父母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时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独立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来说,父母包办代替越多,孩子的依赖性越强。相反,父母如果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依赖性将会大为减少。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男孩,习惯于睡懒觉。每天早晨,妈妈几次催他起床,他总是不情愿地说:“再呆会儿。”假如真迟到了,他会抱怨妈妈不把他叫起来,害得他受老师批评。爸爸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告诉儿子:“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从明天早晨开始,该几点起床你上好闹钟。如果闹钟响了你还懒被窝,肯定没人叫你,一切责任自己负!”爸爸心中有数:孩子跟父母撒娇,在老师、同学那里还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的,岂敢总迟到?果然,第二天早晨,闹钟一响,儿子就腾地跳下床来。从那时起至今,五六年过去了,孩子早晨起**学再不用催了。有时候,父母还在睡觉,他早已经骑车上学去了。我们从这个男孩的变化可以看出,孩子的潜力实际上是很大的,他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父母的溺爱剥夺了他们自立的能力。

孩子从小独占着父母给他的爱,可正是中国父母的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爱,制造出了一个个“家庭小皇帝”。当孩子渐渐长大,“毛病”突显时,父母们焦急万分。请不要着急,只要您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开始。

首先,要常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这有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让孩子时时体会到动手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尽可能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参加家庭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从而使他变得独立。不过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时候,要按照孩子的年龄、能力的发展程度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能力要渐渐培养,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可使孩子在遇到问题时,避免生活带给他的挫败感而导致的自信心的丧失。当孩子看到自己动手完成了许多事,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便会增强,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心理。

再次,运用一定的策略改变孩子已形成的依赖心理。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性,就必须及时地给予纠治。要了解孩子依赖心理形成的原因,以此为基础,使用一定的策略也是非常必要的。

儿童发展依赖于成年人,又独立于成年人。也就是说,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不能充当保姆、保护神和“作业工具”等“拐杖”性的角色,而要当“向导”,帮助孩子强化自我意识,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为孩子创造各种独立处事的条件,使孩子学会独立地面对他人、面对学习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增长智慧、增长才干,由孱弱的小鸟长成展翅翱翔的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