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俗的眼光看,富贵即幸福。但,富贵的人不都这样认为。作为普通人,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富贵与贫贱。如果在闹市,富贵人人向往。如果把一个人放在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里,那么又有什么富贵,什么贫贱。幸福,是自我体验的过程。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那样的所谓幸福,是自欺欺人,这就如同穿鞋一样,舒不舒服,自己脚趾头清楚。
贫富并不能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感,穷人和富人的区别本质并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面对人生的态度不一样,有人生下来一无所有,但是他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财富体现了自己的价值,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而有些人则不思进取就认命了,一生过的毫无意义,直到终老。
拥有大量财富者也大有人在,因为家里什么都不缺,就整日的不务正业,无所事事,后来坐吃山空,总有一天会成为人们所说的“败家子”。还有一些所谓的“有钱人”却不这样做,他们所想的是,我怎样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怎样能为社会和人类服务,充分展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凡此种种,富贵对每个人的幸福感影响是不同的。
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想的是钱,就永远不会成功。只有当一个人想着去帮助别人,去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功。
从古代开始先贤就认为,富贵不是君子的唯一追求。孟子曾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坚定意志给后代追求理想的人们以巨大的鼓舞。“富贵于我如浮云”也成为后世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境界而蔑视荣华富贵的一种宣言。他们蔑视荣华富贵,不是因为他们本能地厌恶舒适生活,而是不肯用理想和人格的代价去换取某种舒适的生活。他们宁要平淡,才感觉幸福。
我们不是说看淡财富,而是说要正确地看待金钱。圣人孔子也从未排斥过财富,他肯定追求财富是人的天性:“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他同时强调获取财富的正义性:“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香港首富李嘉诚有两个事业,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名下企业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雇员人数约22万名;另一个是不断花钱的事业,他的捐赠也足以让他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这两种与财富打交道的方式和态度就这样奇妙地统一在了李嘉诚的身上。
他认为,财富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内心富有,才能真正拥有财富。一个人有了衣食住行这个条件之后,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或者说义务,或者说责任。能够对需要帮助的人贡献你的所能,你的财富才有价值,你自己才会感觉比拥有财富本身更幸福。
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富贵”要回报于民,拥有富贵者才会真正感到内心幸福。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只能让自己走向灭亡。好比一些追求权势富贵的贪官,他们在私欲的驱使下,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损公肥私,收受贿赂,使国家和人民财产蒙受重大损失,本人也落得个身败名裂,其教训是惨痛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人属于“富”而不“贵”的类型。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美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受到关怀。你的贵是从你的行为而来。因此古人常说,“贵为天子,未必是贵”,“贱如匹夫,不为贱也”。
唐朝诗人杜甫在诗中写过:“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确实,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要有崇高的理想与高尚的情操,它比钱财官位重要得多。在有些人看来,富贵似乎是最令人羡慕的,拥有花不完的钞票,拥有显赫的地位与名声,那是多么的神气啊!但在一些幸福者的眼里,那些金钱和利禄,都会变成过眼烟云。崇高的理想,做人的操守,快乐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富贵不是幸福的全部,幸福就是和相爱的人相携到老,相知相爱,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是人生存于社会之中,还必须有应当担当起来的责任,身为子女的责任,身为人父母的责任,社会责任等,只要这些做好了,人的幸福指数自然也就高了,身上的压力就小了,快乐也随之增加。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和你相濡以沫的人不是一个有责任心、上进的人;富贵可以增强人的幸福感,会衣食无忧,可以减轻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可以尽孝道,可以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和所爱的人浪漫生活,不会因为缺钱产生的烦恼缠身;但是富贵了,谨防坠入堕落的边缘,俗话说,人在社会上混,总是要还的。
富贵本来就是一种过眼烟云。你把它看作烟云,它就是烟云;你把它看得很重,它还是烟云。如实地把富贵看作烟云,不倦地追求修养的提升、事业的发展,我们的幸福才会长久。
幸福悟语:
人总有一天要离开这个世界,当你离开这个世界前,能够快快乐乐地回想起,这一生虽然人家为我服务了很多,但我也为人家服务了不少,那么,也就拥有了真真正正的幸福。贫贱也好,富贵也罢,各有各的幸福。只要你有心挖掘并呵护这一份幸福,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生活,是要讲究艺术的,哪怕你我都是贫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