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大智者对于敌人,不但不消灭,反而培养对方成为激励自己上进、成长的对手。善待、帮助敌人,就能化敌为友,让我们减少一个敌人,而少一个敌人就可以说是多了一个朋友。在当今社会中,战场上两军对阵、杀得你死我活的敌人已经不太常见,更多的是商场里的“冤家”和同行里的对手,正所谓“同行相嫉,文人相轻”。对于敌人,你会如何“消灭”他呢?
凡大智者,对于自己的敌人,非但不会消灭他,反而会善待他,将其作为激励自己上进、成长的朋友。培根曾经说过:“没有情人,会很寂寞;没有敌人,也是寂寞的。”“敌人”可以时刻让我们保持警醒与精进;没有对手,就会松懈。足球场上的两队竞技,必先相互握手以示感谢后,才可开场;拳击赛开始时,选手要互相鞠躬致意,胜败分晓后还要握手言和;美国总统大选揭晓后,当选者第一件事就是要致电感谢落选的一方。
由此可见,没有了“敌人”,我们的成绩便失去了很多色彩;而善待敌人,则可以将敌人转化为我们的朋友,让我们自身更上一层楼。美国总统林肯在竞选总统时,曾经遭到一个参议员的当众羞辱。
参议员说:“亲爱的林肯先生,在你演讲之前,我想要提醒你一下,你要时刻记住,你只不过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面对这位议员的当众羞辱和嘲讽,林肯并没有对他耿耿于怀,而是以宽容的态度原谅了他。他微笑着对那位议员说:“非常感谢你的提醒,是你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只可惜他现在已经过世了。我承认,我做鞋的手艺的确没有我父亲的好,但是我要是有幸做上总统,我一定会把总统做得像我父亲把鞋做得一样好。”
人们听后,掌声立刻响起。而此时,那位议员被林肯的慷慨陈词说得哑口无言。
林肯又对那位议员说道:“据我了解,我父亲生前曾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觉得不合脚的话,我可以帮你修改一下。”接着,他又转身面向大家,大声地说道:“在座的各位,如果谁穿的鞋子出自于我父亲之手,若是您觉得不合脚的话,都可以来找我修改。”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林肯做了总统后,居然还任命那位羞辱他的议员为财政部长。
这个决定立刻引起了许多人的不解,他们对林肯说:“他是我们的政敌,你为什么要任用他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压他,消灭他才是。”
林肯却说:“我任用他,就是想把他变成朋友,如果他成了我的朋友,不就相当于在消灭敌人吗?”
事实证明,林肯的想法是正确的。这位议员是一个大能人,他为国家和林肯做了不少的事情,还成了林肯的得力助手。正如林肯所说,消灭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变成我们的朋友,当敌人成为我们的朋友的那一刻起,敌人就不复存在了。林肯秉持着宽容的心态宽恕并重用了当众羞辱自己的对手,最终使其心服口服,诚心诚意地为自己服务。
林肯懂得,消灭敌人并不能显示出其智慧,相反,在双方对峙的同时,自身的精力也必将有所损耗,自身的心性也必将有所动乱。若是能善待敌人,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能做到以德报怨,相信再顽固的敌人也会被我们感化;即使不能化敌为友,我们也不会有所损失,因为我们学会了包容,我们的境界已得到了提升。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大智的人会忘记仇恨,善待敌人,把堵在双方面前的那堵墙拆掉;愚蠢的人却总是将仇恨放在心上,最终使那堵墙越砌越厚。人与人之间,有时候朋友可以成为敌人,有时候敌人也会成为朋友,这就要看我们看人的角度和做人的态度。相传,古时候,魏国边境与楚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小县,小县的县令是一个叫孟的大夫。两国交界处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都以种瓜为生。
这年春天,两国村民又都种下了瓜。但是这一年雨水太少,由于供水不足,瓜苗长得很慢。魏国村民担心瓜苗会被旱死,影响收成,便组织了一些人,每天晚上都往地里挑水浇瓜。半个月后,魏国村民的瓜苗长势转好,比楚国的瓜苗要高出许多。
楚国村民看到魏国的瓜苗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忌妒,于是有些人便趁深夜偷偷跑到魏国的瓜地里故意将其瓜苗踩坏。
第二天,魏国村民看到自己瓜地里的瓜苗被人践踏,就猜出来这一定是楚国村民给破坏的。于是,大家便请求孟县令为大家讨回公道。有人还提出,要让大家一起将楚国的瓜苗也踩烂,以解心头之恨。县令急忙请村民消消气,对他们说:“大家最好不要去踩楚国人的瓜地,你们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只是消了一时之气。但是从此后,两国就会结下冤仇。你踩我的瓜,我踩你的瓜,这样报复下去,最后谁都收获不到一个好瓜。”
村民听了这话,觉得很有道理,有人问道:“那孟县令你给我们想个主意吧,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眼瞅着让他们把瓜地糟蹋完吧?”孟县令说:“那这样吧,你们每天晚上浇水时,也帮助他们浇浇瓜苗,两天之后,你们自然就能看到结果。”
村民们虽然还是不服气,但还是照县令吩咐的做了。两天后,楚国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为自己浇瓜,再想想自己当初的做法,真是惭愧万分。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楚国村民将一半的收成都送给了魏国村民。
从此以后,两国村民礼尚往来,相处融洽,这个县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县。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楚王耳中,楚王原来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这件事后,不免心生惭愧,更为魏国有这样的好官员和好百姓而表示赞赏。魏王见孟县令和边境村民立下大功,便重重嘉赏了他们。面对仇恨,孟县令没有采取“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态度和方式来了结仇恨,而是带领本国村民善待仇敌,放弃了不必要的争斗,最后不仅化敌为友,避免了悲剧的发生,还缓解了两国的矛盾。
历史上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事例。三国时期,张飞“义释严颜”,化敌为友;诸葛亮“七擒孟获”,却又一次次地将其释放,目的也是化敌为友;齐桓公将与其势不两立的管仲待如上宾,也是化敌为友的典范,故其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纵观历史,凡是能化敌为友的,必是胸怀韬略、大智若愚之人,他们拥有宽广的胸襟,能容常人所不能容之事,因此才能成就常人所不能成就之伟绩。
生活中,同样需要化敌为友的包容胸襟。时刻要记住,只要善待你的敌人,我们就会减少一个敌人,而少一个敌人就相当于多了一个朋友;若一心只想报复对方,那么只会增加对方对你的敌意,冤冤相报,永远不会终止。
朋友,还是敌人,关键就在于我们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