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是一种精神病。这种病的特征是患者精力充沛,兴高采烈,忙碌不停。患者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有表达不完的喜悦,有做不完的动作。总是不停地讲,不停地做,从一个话题,转为另一个话题,从一个行动转为另一个行动,有始无终。
但他们的行为和语言是无目的的,与现实毫无联系,好像是被迫逆行的。另外,躁狂症还伴随着性欲亢进、睡眠减少等现象。
躁狂症的发病原因很复杂,既有遗传的原因,又有个人生活、工作环境的原因。一般的情况是如果同卵双生子中有一个得了躁狂症,那另一个发病的可能性相当大。而一个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往,喜欢一个人沉思的人在受到意外打击时,如让人下不了台地批评,突然被惊吓等更易得躁狂症。
躁狂症的治疗,现在主要是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等,这些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使绝大多数病人的症状得到较明显的改善,甚至痊愈。
另外,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心理治疗在巩固疗效方面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了解自己的心理弱点
心理弱点就是心理防线上的薄弱环节,最容易在这里出问题,所以要慎重保护。比如,一个心地狭小、好钻牛角尖的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若想冥想,自寻苦恼,进而自我折磨,损害身心健康。这样的人如能认识到自己气度小的危害并努力克服,也就是保护了自己的心理健康。
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人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劣性刺激在不同人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对此,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十分重要的心理卫生原则,叫“心理卫生ABC”,其含意是:
A:代表引发事件;
B:代表个人的信念系统,即一个人对所发生事件的认识和态度,即反应的方式与程度;
C:代表情绪反应的结果。
直接引起情绪反应C的,不是事件本身A,而是人对事件的认识和态度B。按照这个心理卫生原则,欲调整人的情绪,必须首先调整人的认识,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也就是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个人信念系统,这才是心理保障的根本。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事件都能看到准、想得开、认识正确,并采取适当的态度,那么,他就会对种种刺激(包括劣性刺激)做出适宜的反应,而不会损害自己的身心。
提高和强化个人的信念系统主要包括:
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磨炼意志、陶冶情感,培养良好的个性,提高心理素质,这是加强个人信念系统的心理基础。
②努力学习,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开阔眼界,这是提高认识水平的关键。
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断克服自我意识,培养成功精神。
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一种自动化了的行为活动。从生理机制上看,学习习惯是一种比较巩固的动力定型。一旦形成,可为一定情景所左右。例如,一个学生养成了晨读习惯,每当早晨起床后,就会不假思索地拿起书本坐到一定的位置上开始朗读。
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学生自觉地学习,及时预习、复习,上课注意集中,笔记工整清楚,遇到问题积极思考等等都是学习的好习惯。反之,也有种种学习的坏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这个学生的学习也一定不会好的。
学习习惯一般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日本心理学家调查了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所以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年龄小的时候,良好的习惯容易巩固,不良习惯也便于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积累多,越不容易建立良好的习惯。所以,那种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多玩,到了高年级再来培养学习习惯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标准有三条。一是组成学习习惯的一系列动作的敏捷性日益提高;二是动作的精确性和协调性不断提高;三是学习者本身的体力消耗,神经劳动的消耗不断减少。
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由外部支配到内部控制的过程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教师家长的要求下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注意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以及认真完成作业等等学习习惯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外力作用,很少出于内部自觉。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随着学习认识的提高,把教师和家长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部的动力,使学习习惯的形成更趋于自觉性,表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努力学习。
(2)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具体的、简单易行的。例如,上课铃响立即进教室,准备好课本文具,安静地坐在自己位置上。但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随着学习认识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增长,那些抽象的比较复杂难做的学习习惯也发展起来。例如,独立钻研问题的习惯,应用系统学习方法的习惯等等。这些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活动中日益得到巩固。
(3)学习习惯形成过程是由不稳固到稳固的过程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幼无知,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稳固的。例如,语文课能认真听讲,数学课又不能认真听讲。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在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下,良好的学习习惯日益稳固,对各学科出现的疑难问题都能独立思考。
(4)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好习惯和坏习惯不断斗争的过程
不是好习惯代替坏习惯,就是坏习惯代替好习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存在着学习的好坏习惯的斗争。克服坏习惯首先要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树立信心和决心。其次是锻炼学生与坏习惯斗争的意志力。意志在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有的学生既想学习又想看电视,为培养放电视时自己能坚持学习的好习惯,就要以顽固的毅力抑制看电视的念头而坚持学习。经过多次反复,就能形成当别人看电视时自己也能学习的好习惯。锻炼意志也要伴以具体的方法。例如,活动代替法,即安排另一种有益的学习活动,代替原有的不良学习习惯。也可利用人为动作延缓,制止不良学习习惯的出现等。习惯具有稳固的一面,但不是稳固不变的,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坚持斗争,不良的学习习惯终会克服。
怎样提高注意力?
在大学生心理咨询实践中,常常有学生咨询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注意分散、难以集中的现象呢?是否有办法可以提高注意力呢?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叫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正常的,只有当注意为一定的目标服务,监督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时,注意才具有定向性和理性。根据引起注意及维持注意的目的是否明确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把注意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叫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如我们平时逛大街看到的建筑、装璜、广告、服装等。另一种是有预定目的、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如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知识,完成某项工作,就需要把注意力积极投入到对象上去;为了能理解、掌握对象,或是顺利地完成任务,就要自觉地付出努力,甚至需要克服一定困难,以使注意指向、集中于当前的对象。注意障碍表现在强度、范围和持久性方面的改变。由于学习活动需要的是有意注意,所以,大学生的注意障碍主要是有意注意方面的障碍,如分心、注意力涣散,难以集中等。
引起注意障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点:
第一,外界环境的干扰。环境与注意力集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马路上汽车奔驰的轰鸣声,会使人心烦意乱,注意力不易集中。有人强调唯意志论,认为受不受外界干扰是自己意志坚定与否的问题。但干扰存在是客观的,不管承认不承认,它总是起着干扰作用。
第二,自控能力不足,目标压力小。有些人注意力不集中,是无兴趣所致。许多人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完全受兴趣和爱好支配的,而是在理智的支配和控制下进行的,或者是由初级的兴趣行为转到高级的理智活动。比如,有的学生一天就可以津津有味地读完一本外国推理小说,可是一年看不完一本对自己有很大帮助的理论书。主要是因为后者难读,因此要想读完这本书,必须给自己下任务,规定日期读通这本书,并强行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时时提醒和鞭策自己要完成任务,在自控能力和目标的支配下,读书任务方能完成。当然,有兴趣去干一件事更好,这样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加强注意力了。
第三,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对集中注意力影响较大。人在病中或非常疲倦的情况下,注意力常常是分散的,难以集中,这时休息是非常重要的。情绪上的波动往往导致注意力分散,比如:有人刚刚与别人吵架,满腹牢骚,这时他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做平时他非常喜欢干的事情。常常是逐渐压抑自己的不良情绪,逐步使自己趋于平衡,然后再集中注意力去做自己应该干的事情。
第四,用脑不当也常常使注意力分散。一个人长期地集中注意力,超过一定的极限,会使大脑疲倦。因此,无论是干工作或学习,都要注意科学用脑,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才有助于工作和学习,使注意力集中。
克服注意障碍应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创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包括充足的光线、清新的空气、正常的气温、相对的安静。在良好的环境下,就会自然而然地处于一种紧张、专注、警觉的状态。
其次,保持身心健康。身体状况不佳或大脑过度疲劳,都会影响注意力集中。经常锻炼身体,避免疲劳过度。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要有规律,学习场所要空气流通,这样,才能保证精力充沛,才能取得更好成绩。
再次,把握材料难度。学习内容太难会使大脑受到抑制,进入疲劳状态;学习内容过于简单,会使大脑产生一种“满足感”。两者都会使注意力分散或转移。
最后,排除分心因素,培养学习的兴趣。排除外界干扰因素,对所学的内容兴趣越浓,注意力越容易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