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好心理的天平(1 / 1)

心理魔法课堂 方州 846 字 1个月前

有一个女学生,她中小学期间成绩一直很好,同学朋友的称赞,使她养成了自负自傲的性格。可是,当她考进人才荟萃的大学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她的成绩顶多不过是中等,有时还被挤到下面去。她深感惶恐不安,无地自容。于是,她感到活着失去了意义,便寻了短见。

这位女学生的死固然有很多教训。但从心理上来说,人的情绪总有一种处于平衡状态的需求。当心理平衡时,人就会感到心情愉快,精力充沛,信心百倍。而心理失调,则会使你情绪多变,喜怒无常,乃至一时糊涂,干出蠢事。心理失调,对那些涉世未深、自控能力较差的年轻人来说,尤为常见,她常为此而苦恼。那么要从哪些方面来维持心理的平衡呢?

在情绪上,要调节心身与外界的平衡。当你刚步入青年期,生理机能会促使你特别好动好胜,七情六欲接踵而来。随着接触社会的逐渐广泛,五光十色的世界不断刺激和诱发你喜怒哀乐的复杂情绪。于是,在心身与外界之间就产生了失调的可能性。当精力过剩而不能自抑,欲念膨胀而不能自制时,就会产生自傲心、显示欲,还可出现性冲动和攻击行为等。相反,精力较弱、智能不足或有生理缺陷,而外界的刺激和压力又太大时,则容易使人自卑、沮丧、失去朝气。上面讲到的女大学生就属后一种情况,遇到这些情况,关键要靠自己的认识能力来调节心身与外界的平衡。

在性格上,要实现内倾与外倾的中和。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感情深沉,多思好静,不苟言笑,寡于交往;有的人则感情外露,活泼开朗,溢于言表,交际频繁。的确,人的性格大致上有内倾和外倾,即内向、外向型这两者之分。过分内倾的人,常伴有抑郁型气质,平时像个闷罐子,多愁善感,孤僻好疑,自寻烦恼。而过分外倾的人,则容易夸夸其谈,轻浮浅薄,易怒不安,冲动好斗。如果你能摈弃任何一种极端的性格倾向,实现两者的中和,做到既活泼又稳重,既刚强又恬静,既果敢又谨慎,既热情又忍耐,那么你就获得了最理想的性格类型和心理状态了。

在精神上,要控制兴奋与抑制的协调。人的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它们互相联系、依存和转化。当这两者合理调节时,人就会动静有常,醒眠互济,正常地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反之,则会造成神经错乱,行为失常。《三国演义》里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老态龙钟的王朗在阵前被诸葛亮一顿痛骂,羞怒交加,不能自抑,竟大吼一声,堕马而死。据说唐代开国元老程咬金在百岁之年,欢欣大笑而死。这都是过于兴奋失去抑制所致。可见,兴奋与抑制的协调,对于心理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帮助调节心理平衡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外力内投

当某方面能力较弱,自卑感较强,而周围环境又有较大的压力时,可以把这种压力内投到自身中去,变为一种激发自己前进的内动力,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变压力为动力。

(2)积极转移

一是精力转移。假如感到过剩的精力总在驱使你为所欲为时,最好把它迅速转移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二是行为转移。比如干一件事失败后容易垂头丧气,但若再换做另一件事情,往往能使你激发起东山再起的决心。

(3)相互补偿

假如有某种令人讨厌的坏习惯,想改也改不了,可以采取“补偿”的机制来改变它。据说日本有位首相幼时口吃得很厉害,常常不敢对人讲话,怕被人取笑,结果口吃更加严重。后来,他干脆抛弃这种消极心理,逢人就讲话,并争取上台演讲、演戏,终于克服了口吃的毛病。

(4)抑扬结合

容易极度兴奋的人,应学会抑制自己。而过于抑郁的人,则应培养对外界事物的兴趣,经常刺激自己的兴奋点。对行为动机也要有抑有扬。当参加考试或比赛,既要通过神经的兴奋作用来强化目的,提高信心;又要防止目的过分强化造成心理紧张和失调,以至怯场。

(5)自我合理

也叫自我安慰。要是你遭受一场挫折、不幸或失败,沮丧万分,而又一时想不开,为尽快获得心理的调节,有必要寻找几条理由,为自己的遭遇作合理的解释。当然,自我合理只是一种消极的机制。当然,自我合理只是一种消极的机制。虽然对于缓和一时的思想纽结是有效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采取积极的调节措施。

年轻的朋友,愿心理情绪的平衡和谐,永远给你带来活力与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