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早恋男大学生的心理,根据调查资料可以归纳为下列五种类型。
(1)尝试型
进入大学校园的男大学生,生理上性的成熟,相应地感情、欲望亦同样趋于发达,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逐渐产生了对爱情生活的追求,即初恋的情感,有接近异性的欲求。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如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大肆渲染男女私情、婚姻恋爱,特别是精神空虚的男大学生,受到不健康书籍或电影中肉感镜头的影响,触发了较强烈的性的体验。生理冲动,驱使他们产生了对“异**往”的神秘感,想了解与尝试。有些男大学生,对恋爱尚处在半懂半不懂的状态,但看到校园里高年级同学不少双双对对谈起了恋爱,并且十分亲热,受到影响而产生了好奇心,虽然觉得不太好,但愿意尝试尝试。
早恋的男大学生主观上有尝试恋爱的需要,而客观条件又得到了“许可”。因为大学生的管教方式与中学不同,中学时代是教师和家长“保姆式”的管教,而大学里则是强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相对自由王国。而且大学里强调自学,有大量的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
尝试型的早恋男大学生,由于他们的正确的恋爱观尚未形成,他们急于探索恋爱的秘密是基于性的成熟而产生的对异性的好奇心、爱慕之情,而且他们也把谈恋爱作为“尝试”人生的一种途径,因而他们的早恋易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是不易成功。一方面,由于这些男大学生处在选择与尝试之中,情绪不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女大学生是有知识、有头脑的人,她们一般是不会轻易接受一个自己并不十分了解的小伙子的求爱。她们大都具有事业心,不想在年纪轻轻就考虑个人问题,以致影响学业,不能为将来的事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尝试型早恋男大学生极易出现的另一种情况是“单相思”。因为他们并不是在深思熟虑地权衡彼此具体情况后,再确定自己的追求对象,而是盲目地按照理想中的恋人去追求。他们的不少想法是浪漫的,不切实际的。
调查表明,这种尝试型的早恋男大学生,一般是学生干部、社会活动积极分子和有文娱、体育方面的特长的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在同学面前可以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干、品质,引起大学生的注目。一般地说,在大学低年级里,在班里、系里最受欢迎,大家最佩服的学生并不是那些考分最高、一味用心学习的“书呆子”,而是谁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谁能为班里、为系里在集体活动中争光、拿名次的学生。这些多才多艺的男大学生和学生干部,自己容易追求别人,也容易被人追求。
尝试型早恋男大学生,谈恋爱的心情是迫切的,情感也是强烈的。若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他们使会情绪高涨,学习、工作的劲头十足。爱情的灼热情感会对他们各人的性格、兴趣和爱好等个性心理特征产生巨大的影响,爱情的力量也可能成为激励他们前进的巨大动力。这类男大学生是幸运的,他们在同龄人的竞争中,考进了大学,成为时代的宠儿。上大学不久,又有了自己心爱的人,此乃第二大幸运。反之,若求爱被心爱的姑娘拒绝,屡次追求仍无成效,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整日愁眉苦脸,哀叹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研究表明,这类男大学生喜欢记日记,把自己心里的秘密、懊恼以及对对方的“深沉的”爱一古脑儿记在日记本上,经常回味。有的男大学生失恋后,便在自我形象中谈起恋爱来,即终日做“白日梦”,想象自己将来有一天同心爱的女大学生相爱,并构思每次约会的情景。
(2)弥补型
这种类型的男大学生多是由于学习枯躁乏味、班里、校里的文体活动不能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而寻求恋爱,想藉以弥补精神上的空虚。
一些原来是“宝贝”、“宠儿”的中学生。经过高考,来到社会的一角——大学,开始独立生活,随之而来的是生活上、学习上、语言上的各种难题。如果得不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他们就会感到孤寂、空虚和惆怅。他们在感情上有一种“危机”,渴望得到弥补。“恋爱”,则是他们选择的渠道之一。当然,更多的是交结挚友,“和舟共济”。
另外,进入大学之后,学习较中学轻松,生活又较为安逸,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产生精神需要,追求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认识的需要、美的需要等都属于精神的需要。认识的需要激励着人学习科学知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科学活动和发明创造。美的享受的需要使人力图美化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需要有可能转化为艺术欣赏与创作的需要。而恋爱的精神需要,则会使他们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人生的丰富多彩。
调查表明,弥补型的早恋男大学生,他们的追求对象往往在本班、本年级、本系。他们容易打破年龄、籍贯的界限。在遇到各种困难时,一方主动帮忙,另一方默认或愿意接受,久而久之,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跨出了一般的异**往的范围。
这种类型的早恋男大学生,感情比较朴素,外地同学较多。在校园里,可以经常看到他们在一起打球、散步;相互在图书馆里占座位,坐在一起看书学习;相互代买饭,甚至连饭菜票也合用;女大学生则帮男大学生缝被子、补衣服。他们之间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即使暂时的远离,也会精神恍惚,痛苦不堪。长此以往,可能患神经衰弱症。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往往只局限于俩人之间,比如跳舞,他们既不让别的同学来邀请自己,也不去请别人,而是独自欢乐;在集体活动时,他们或者双双参加,或者皆不去,而且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他们也只呆在一起,不与大家同乐。他们这样做,容易造成同学中的议论,甚至不满,也会激起未谈上恋爱的伙伴的嫉妒,进而攻击。
这种类型的恋爱在大学期间比较稳定,但毕业后或因家庭地位的悬殊,或因去向不一,恋爱关系容易破裂。因为他们当初的“相爱”即并非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而是寻求精神空虚的弥补。
(3)虚荣型
男大学生之间在各方面的竞争都是十分激烈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恋爱上也是如此,如果谁找到了一位女大学生朋友,或者谁被姑娘追求,就会被认为是有本领,有能耐。反之不谈恋爱似乎失掉了面子,是无能的表现。在这种舆论和风气的压力下,一部分男大学生从虚荣心出发,匆匆地在自己的同学中寻觅所谓的“知音”。
虚荣型的恋爱,极易破裂,也容易走上歧途。因为这类早恋的男大学生并不懂得恋爱的真正涵义,没有明确的恋爱目标,没有以至爱为前提,以长期的了解为条件,没有仔细考虑恋人之间的共同理想、兴趣和爱好,往往只追求一时的感情满足和快乐。
调查表明,虚荣型早恋的男大学生比较多的是学习成绩差、自我控制力差,在学业上不求上进,对集体漠不关心。他们以同姑娘一起上馆子、**马路、看电影消磨时间。在与女朋友一块活动时,花钱比大方、比阔气。而家庭的经济支持,恰恰为他们谈恋爱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尤其是那些来自家庭经济困难的男大学生,他们并不懂得父母挣钱之艰辛,生活之不易,以学习为名向大人索这要那,真令人痛心。
(4)延伸型
大学里有一部分早恋的男大学生,是在中学时代就与女同学建立了“恋爱”关系。在中学时代,他们是同学或是邻居,相互之间的关系密切。在紧张的学习中,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历,并在高考时,填报同一学习,同一专业。进入大学后,他们或同专业,甚至同班,或身处异地,但他们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地位并没有改变。由于兴趣一致,志同道合,他们仍然是“幸子式”恋爱的萌发种子。
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恋爱关系发展比较稳定,个人情绪也比较稳定。但如果有第三者插入或一方的学识超过了另一方,尤其是女方不少方面超过了男方,这种时候关系就容易破裂。
调查表明,这种延伸型早恋的男大学生,感情比较细腻。在同校,特别是同班的情况下,他们经常在一起交谈、娱乐和学习。在身处异地的情况下,他们往往通过信件往来,互诉衷情。节假日,寒暑假,他们往往一方到另一方处团聚。由于寒暑假大多数同学都回家与亲人团聚,学校也放松了对学生的管教,这些外在的因素提供了他们“交流”感情的机会。有个别男大学生往往对女方情不自禁,发生冲动,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5)真正爱情的“萌芽”型
调查表明,大学中后期,即三、四年级时期,随着大家共同学习、生活、活动的时间的延伸,有些男、女生之间有了较深的了解,双方经过交往后,建立了初恋的感情。而且他们的言行举止又不像低年级大学生那样,带有幼稚的色彩,而是已初步认识到了恋爱的真谛,懂得了人生的义务与责任。这类男大学生一般年龄偏大,他们想在大学解决个人问题。
以上是“早恋”男大学生的五种主要类型。在一些男大学生身上这五种类型的特点兼而有之。男大学生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初恋的情感呢?
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爱情和学习、事业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当承认:青年男大学生跨入大学的校门,开始以相对独立的“分子”投入到了一个陌生的集体生活中,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生理上,都要求外界环境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过早地追求异性,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否认,在大学里,确有一些人较好地处理了爱情和学习事业之间的关系,双方志趣相投,有共同的理想,执着的追求,在学习事业上互相协助,共同努力,双方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双双取得好成绩,甚至双双考上了研究生。在这里,爱情便成了他们学习事业的“加油站”。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大学时代最好还是不要谈恋爱。
第一,早恋即在大学时代就谈恋爱的,其成功率是很低的。调查表明:70%以上的早恋者毕业后就分道扬镳了。结果,造成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终身的悔恨与痛苦。一位在大学的四年里恋爱了三年,最终又失恋的小伙子痛悔地说:“学生时代谈恋爱是一种幼稚的表现,一种极大的浪费。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感情……失去的东西太多了,太昂贵了。”在这方面,因失恋而轻生者有之,违法乱纪被处分或开除学籍者有之,学习成绩不及格被迫退学者有之。这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应该引以为戒的。
第二,没有一定的经历、知识、经验,要想很好地处理好爱情和事业的关系是较难的。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傅雷在给读大学的儿子傅聪的信中说:“我想你心目中的上帝一定也是巴赫、贝多芬、肖邦等等第一,爱人第二。既然如此,你目前所能支配的时间与精力,只能贡献给你第一偶象,还轮不到第二神明,你说是不是?”大学时代,正是人生之春,人生之华的时代,是人生中学习的最好的时期,如果过早地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贡献给“第二神明”,必然会影响自己理想的实现与事业的成功。
第三,大学低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处理各方面的事务的能力还不强,过早地谈恋爱,会影响身心健康成长。据了解有一位很纯朴的男大学生因爱上了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大学生,整天想入非非,夜晚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结果,体质下降,得了神经衰弱症,还引起了其它病变,从此一蹶不振。一个人从出生到离世,大凡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几个时期。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没有青年时期的刻苦学习,不掌握过硬本领,就必定影响以后的工作。大学时期是人生整个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这个时期抓紧时间,刻苦攻读尤其重要。历史上许多才华早发的名人正是珍惜这一段光阴,才为以后取得卓越的成绩打下坚实基础的。相反,如果上课时胡思乱想,分析谁可爱;课后,又猜测某个异性对自己有情。你说,他们的心思怎能集中?别人兴致勃勃地参加集体活动,他们却总躲开集体,心神不定地寻求自己的小天地。时间一久,思想不变得狭隘才怪!学习成绩怎能不日落千丈!
第四,大学时代的青年对社会的认识还谈不上深刻,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幸福观正处于形成之中,凭着一时冲动而表钟情,十之八九是不切实际的。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较强,加之未充分养成控制自己的能力,因而这一阶段的青年情绪易冲动,常常不能控制自己。若任凭自己的好奇心发展,盲目无知的越轨行为在所难免。
既然大学时期不宜谈恋爱,那么怎样去抑制这种爱慕之情呢?
第一、进行感情升华。即应该有意识地顽强地把那种因爱情产生而带来的烦恼、孤独、寂寞之感,升华到争取最佳的学习成绩上,升华到对文化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上,升华到实现远大理想的奋斗之中。在追求事业的拼搏中寻找欢乐,在同班、同宿舍同学的和睦相处中感受人间的温暖。要相信,只要在大学期间练就了过硬的本领,那么当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恋爱问题会解决得更好。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会更开阔,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会增强,考虑事情更加周详。还因为,你的工作地点、工作性质已经确定,所选对象的客观适应性也增大了。我国著名作家萧乾在他的长篇小说《梦之谷》的序中写道:“我曾不揣冒昧地为男女结合开过一个公式:主观的爱慕(感情的)60%,客观的适应性(理智的)40%,没有那不可言说的爱情,两颗心根本无法亲近,但若缺乏客体的结合,亲近后,爱情仍无从滋长。”由此可见,这种时候去选择伴侣比起大学时的早恋来,岂不现实得多,自然未来生活也就会美满幸福得多。
第二、感情转移。假如你感到过剩的精力总在驱使你向往爱情,你最好把它们迅速地转移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使自己潜心由其它活动而忘却那令人苦恼的事,使自己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生活,借以获得情绪上的稳定,找到一条情绪释放的道路。譬如打篮排球、举杠铃、练哑铃,或游泳,从中得到乐趣。或徒足远游,到郊区去,到风景区去,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旷野尽情发泄心中的积怨。
第三、用理智约束感情。多考虑自己的年龄只有十八九岁,大学毕业时也不过20出头,社会经验缺乏,不成熟,情绪波动大,而且自控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容易感情用事,为了避免因爱而招致的烦恼、忧愁,还是自己控制住情感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