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1 / 1)

心理魔法课堂 方州 1601 字 3个月前

青年期是阅读率的高峰。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掌握正确的研读技巧,对于提高阅读效果至关重要。

青年人阅读有哪些心理特征呢?

(1)青年期是阅读率的高峰期

有人经过调查之后,推测16—19岁青年的阅读率达92%。随着年龄增大阅读率便下降。有些青年有阅读的愿望和能力,但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宁可整日捧教科书,认为进了大学或“捞”到文凭后再开卷不迟。这种能读而不读的人称为“潜在读者”。从统计上看,“潜在读者”的比例在各年龄阶段变化不大,19岁以后反而有增加。持上述想法者很可能成为叶公好龙的“终身潜在读者”。根据现代阅读心理学研究,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早在入学前就形成了,中学时代的经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记住:教材无非是些例子,真正地掌握知识是靠大量、经常的课外阅读得到的。

(2)青年人阅读范围广,有一定顺序

据统计,青年在余暇时想做的事按顺序为:旅游、音乐、电影、电视、体育……阅读排在第七位。对“不读书者”的调查指出:在这些除了教科书、报刊外不看一本书的高中学生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宁愿看电视”。

由于技术发展,声像技术以鲜明的直观性、趣味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有人就认为这种“有声有色”的视听资料大可取代“死气沉沉”的书籍,似乎在荧光屏前一坐并不费力气就可得到一切。这种想法是极其片面的。青年的智力正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抽象思维开始大幅度的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非社会的不成熟推理。因此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成了青年期心理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而形象鲜明的画面、稍纵即逝的解说对培养抽象概括思维和反复思考益处不大。与电视等“有声有色”的阅读材料相比,书籍有其独特的优点。书籍是一种文字符号的语言信息载体,不受时空和具体人物地点限制。在阐发理论、刻画内心情感、发展想像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优越性。人们在阅读时,文字符号、意群、表象在脑中比较、组合。要前查后翻,自行设疑、解惑,反复吟味,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特殊的能力。许多自学成才的青年都有过人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毫不夸大地说:阅读是一项最全面最优越的智力投资。

(3)青年不免带有急躁心理

由于缺乏经验和成功的体会,尤其由于青年期特有的情绪波动,不少青年在阅读时产生急躁心理,使阅读产生障碍和偏向。有幅漫画,画的是一个青年在闷头睡觉,书架上床底下横七竖八放着许多书,有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世界语……但仔细一看,每本书都是第一册。这种好高骛远的心理并不少见,正如文学家郭沫若指出的那样:“青年人求知欲很强但忍耐性不够,尚未开卷时每每有吞食全牛之概,一遇困难便灰心气馁”。这类读者以为开卷便能受益,耕耘必有收获。其实不然,阅读是自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还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少青年自学哲学、美学等一开始就捧上厚厚的世界名著,因缺乏专门的基本概念,一页书中就有十几个陌生名词,无怪乎要哈欠连天了。在这种情况下硬啃是不明智的,应该找一本同类的通俗读物来仔细研究,从整体上对该学科有个大致的了解,确有兴趣和能力再转入正规专著,这是符合认识心理的。青年人基于成人感往往看不起这类普及小册子,这很可惜。阅读学家常向成年读者建议看这类小册子,因为这些书内容简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不像专著旁证博引,出语深奥。

(4)求实效、急功好利心理

有不少青年阅读时希望能尽快出成果。比如有不少青年过份迷恋于“知识竞赛”、“智力测验”,做了这家赶那家。为了一条偏僻的题目不惜“查”十几本书,以“抄”到答案为荣。青年人这样做除了获取知识以外,也不排除物质欲求——答案准确率高的可以获得一些丰厚的奖品。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一个有修养者与没有修养者最大的区别并不在于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知识是如何组织的,即思考问题的条理性和驾驭知识的能力。凌乱知识的简单堆积并不能形成智慧,相反可能会助长浅薄。知识竞赛并不是要参加者记住一切,而是要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检验人们在知识门类上的欠缺从而转入系统的阅读。知识可能忘却,但阅读中得到的思维能力使你终生受益。

(5)漫不经心,不求甚解

许多青年人在阅读时没有耐心地去想一想字里行间内在的含意,没有耐心观察人物思想行为的发展过程,不去把作者描绘的东西生动连贯地想像出来,感受一下,而是整段整段跳过去,只想知道“结局如何”。据调查大约有20%的中学生属于这种“走马看花”型。这种情况在阅读文艺作品时尤为常见,这种读者认为文学作品与科学著作不同,人人都能看懂,就像听故事一样。实际上,生活中精确的东西很少,几乎都是模糊而多含义的。文艺创作者竭尽全力要把这些东西赋以某种程度的准确性,而且要用形象、可感的文学语言表达出来,这本来就很困难,更何况需要读者想象配合再创作,这才谈得上欣赏文艺作品。而“走马观花”者根本得不到作者的感受也无法探求作品的主题。苏联著名逻辑学家C·N·波瓦尔教授把这种“使思维和想象处于最低紧张程度”的情况下阅读定为“阅读的最大阻力”。值得注意的是:他把耐心、刻苦地死记硬背列入“思维懒惰”的第一项。因为背书实际上只是一种机械记忆,没有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思考性。不少自学青年为了考试“过关”采用这种在小学里“行之有效”的阅读法不但效果差,阅读无法深入,还会养成不动脑筋的坏习惯。

青年人学会正确的想象,对于提高阅读的质量是有益的。因为青年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思考方式上易于远离实际,在阅读上常会“硬充一个角色”,沉耽于空想之中。这种想象往往发展成按照读过的东西去幻想自己的未来,甚至使用不成熟的推理把某些艺术形象当作现实,得出与社会不相容的结论。文艺心理学指出:阅读时的想象是一种再造想象,即根据作者的语言、设定的环境进行想象,这样才能吸取作者的体验感受,决不是想入非非。把注意力单集中在一个角色上不利于感受作品整体气氛和主题,有表情地朗读某些段落可以避免这种局限。读后掩卷回味,再看点评论,多次反复,这样可以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准确的思想。

青年人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善于克服“焦虑感”。即有的青年在阅读某一专业学科的专业书籍时,常常要想想:我怎么读得这么慢,厚厚的一本书要读到什么时候?花这么多时间读下去值得吗?等等。还会怀疑自己是否是读书的“料子”。有了焦虑感思想就不能集中;思想一不集中,焦虑感也就越多,最后积极思维被抑制了,怎么也读不进去,这就构成了阅读的心理障碍。要明白:真正读懂一本书,掌握有关的内容,是一个重复多次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功到自然成的过程,还要理解阅读中的遗忘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就不会过分纠缠于个别的难点,从而使阅读能比较畅通地进行下去。合理地安排复读,能解决初读时“不求甚解”的东西。具体来说,如下的一些方法有助于克服阅读中的焦虑感:

①树立“读书是渐进的,功到自然成”的思想,这样就把注意力放在能否持之以恒的问题上,而不是急切地关注每一次阅读的效果。

②确立“分目标”,就是把一本厚书分为若干部分,每次阅读以完成分目标为胜利。例如,用进度标签夹在书中,你很快会到达这个“分目标”。

③分目标应切合自己当时的水平,分目标的完成既是全书阅读的一部分,又能体会到读书的成果。例如,第一遍阅读一本书,2小时的目标是把该书主要论述的概念摘抄罗列出来。摘下的东西既是成果,又是进一步阅读的框架。目标如定得恰当,摘抄时不会常想到令自己焦虑的那些问题。

④告诉自己,阅读中的遗忘是不可避免的,理解和记忆都需要多次的复读。这样就不会过分纠缠于个别的难点,从而使阅读能比较畅通地进行下去。合理地安排复读,能解决初读时“不求甚解”的东西。由于这些东西是已经读过的,复读就可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当然,其他牵涉到学习目的和生活琐事的“思想开小差”也应排除。借用现代心理学对主动性阅读的一种概括这就叫做“心理自由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