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由死而悟(1 / 1)

日本的亲鸾上人9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

慈镇禅师问他:“你还这么年少,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答道:“我虽年仅9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为了探究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道:“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年高,你也不能保证你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地道:“对的!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就为你剃度吧!”

亲鸾的态度充分表明了佛教对人生的珍惜。的确,净土宗的印光大师警诫行人——念死。为什么要念死呢?因为我们活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幻象世界,以浊秽为净,以无常为常,以逼迫为安,以虚蕊为实。不肯散财布施,不肯退步委曲,不肯柔和无诤,更不肯给人信心和欢喜。过去的圣贤,所谓立功、立德、立言,福泽后人,他们施予众生福乐恩惠,增添人间富丽色彩,他们无憾而终,含笑归去!

人经历世间数十年的寒暑岁月,终究会有老病死亡的一天,很多人面临死亡,常常是不甘愿、不放心地离开。因为他还有志愿没有实现,还有事业没有完成,还有恩惠来不及报答,还有善事功德不尽圆满。

他们感觉自己对于世间亏欠很多,可是无常一到,由不得人拖延一刻,最后迫于无奈,只有把种种的歉疚和惭愧带进棺材里。因此,一个人在世间,该担负的责任要一肩挑起;受别人的滴水恩德要及时回报;需要忏悔认错的事,更不要推诿粉饰;需表达沟通情感,何必吝于开口呢?心头摒除闲事牵绊,自在洒脱地走人间一回。

不要把歉疚带到棺材里,让我们重新省思生命的价值,今生要留下什么在人间呢?贪欲还是施舍?瞋恨还是宽恕?斗争还是和平?索求还是余荫?

平常死亡对我们而言,像梦一般遥远,我们总想:怎么会呢?但事实上那是每个人终有一天都会面对的现实,即使最爱的人也要被迫分离,被迫抛弃已有的财产、地位,终究要到另一个世界去的。浑然不觉的我们总是生气蓬勃地度过或哭或笑的一生。

其实我们每天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有一个少年,他患了一种肌肉萎缩的难治病症,医生已经宣告来日不多。他不但接受这个死亡宣告,并正视直逼而来的死亡。对其不多的人生,他认为应该留下“我确实已来过一遭”的证明,所以每天拼命地作诗。

我们也许认为死亡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或者认为是马上要面临的事,此二种想法不同,生活态度亦随之差距甚大。

倘若我们认为死亡是很久以后的事,则不会慌慌张张地急着要把活着时该做的事做完。但如果死亡迫在眼前,则必会将所剩短暂的时日区分清楚,好好地把握。

日本的上智大学精神科教授小术贞孝曾走访全日本的监狱,他获得一个惊人的结果,那就是死刑犯和无期徒刑犯之间,想法与态度有很大的差别。

死刑犯中有人一晚可作出20句甚至30句的俳句,或者读完一本深奥难懂的书,或者给同一位女性写了300封之多的信,等等,每人都显出自己精力最旺盛的一面。

相反,无期徒刑囚犯则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简直毫无气力、毫无感觉。

仔细想想看,我们每夜不都在死亡的状态中吗?睡眠是一种假死状态,只不过确知第二天早晨会醒过来,方能安心入睡罢了。谁都无法保证明天一定还会活着,所以不妨将今天视为生命的最后一天,竭尽全心去努力生活吧!

念死,是因为我们活着。与其在死前掂念未尽的一切,何不在生时做到让自己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