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纪在报告文学《挥手之间》,记录了毛泽东在1945年去重庆参加国共谈判的一个历史剪影。他在文中这样记录了毛泽东上飞机前的一些动作:
“这时,他眼睛里露出一种亲切的、坚定的微笑,向人们点了点头。”
“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主席的脸色是严肃的,从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切和鼓舞之情。然后,又停下来,望着所有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朝停在前面的飞机一直走去。”
“……主席一步一步走近了飞机,一步一步踏上了飞机的梯子。”“……直到他在飞机舱口停住,回转身来,又向着送行的人群。”
“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通过方纪的《挥手之间》,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历史紧要关头时的坚毅与从容。尽管他并没有说话,但脸色、眼神、微笑、转身、注视,特别是最后一次挥手的手势,将他的内心语言传递得清晰有力。
手势是肢体语言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如果我们留心名人们的说话或演讲,就会发现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说话或演讲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丰富而多彩的手势。千万别小看这些动作,它对增加说话的精彩和力度,催化讲话的投入和发挥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手势是声音语言很有力的补充甚至替代。宣传家雅罗斯拉夫斯基曾说: “演讲者的手势自然是用来补充说明演讲者的观点、情感与感受的。”其实,演讲如此,其他场合的说话又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手势既可以引起听众注意,又可以把思想、意念和情感表达得更充分、更生动、更形象,从而给听众留下更深刻、更鲜明的印象和记忆。
然而,在很多场合,我们还是会看到一些人对于手势的忽视。例如有的演讲者,从一上台到结束两手始终下垂于裤线,一直保持着立正的姿势;有的演讲者像害羞的小姑娘,总是捏掰着自己的小手指;还有的演讲者,好不容易伸出手来,可是感觉很别扭。而在一般的闲聊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形。这一点,应该引起有志于提高自己口才的人的注意。
急剧而有力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升华感情;稳妥而含蓄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表明心迹。手势贵在自然,切忌做作;贵在协调, 切忌脱节;贵在精简,切忌泛滥;贵在变化,切忌死板;贵在通盘考虑,切忌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手势在说话或演讲中,没有什么固定模式来遵循,完全是由演讲者的性格和演讲的内容以及演讲者当时的情绪支配的。要做到因人而异,随讲而变。不过,手势挥动的高度却有个约定俗成的范围。按说话者的身材可分上、中、下三个部位。上位,是从肩部以上,一般来说,常用在说话者感情激越,或大声疾呼、发出号召、进行声讨,或强调内容、展示前景、指出未来的时候;中位,即从腹部至肩部,常是心绪平稳,叙述事实,说明情况、阐述理由的时候运用;下位,即在腹部以下,这个部位的手势除指示方位、列举数目而外,多用于表达厌恶、鄙视、不快和不屑一顾的情感,或介绍、评说反面的事物。至于手势在细节上的具体运用,本书限于篇幅不多讲解,有心的朋友可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学习与充实。
延伸阅读
在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描写——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 “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待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篇小说描写的是19世纪的一个法国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在这部小说中,都德笔下的乡村教师韩麦尔用有声的语言与无声的语言,“说”出了他内心的痛苦、怒火、坚定与决心。试想,如果韩麦尔没有运用手势等一些肢体语言,仅仅是通过口头的控诉与倾诉,怎么也达不到传递如此复杂而又透彻的感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