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说过:“人生坏事的两个因素,一是自傲;二是多言。多言生厌,多言招祸,多言致败,多言无益。”
《笑林广记》中有一笑话,可能大家都听说过。说有人在家设宴款待帮助过他的人,一共请了四位客人。将近晌午,还有一人未到。于是自言自语道:“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听到这话,一位客人心想:
“主人这么说,那么我是不该来了?”于是起身告辞。主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便道: “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位客人心想: “难道是说我是该走的了?”也起身告辞。主人因自己说话不周把客人气走了,十分懊悔。妻子也埋怨他不会说话,于是他辩解道: “我说的不是他们啊。”最后一位客人一听这话,心想“不是他们!那只能是我了”,于是叹了口气,也走了。
这则笑话当然有些夸张。将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进行夸张,是形成笑话的一个重要手法。但笑话归根结底也是如艺术一般,尽管高于生活,但来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讲起话来喋喋不休,看上去似乎是伶牙俐齿,但经过仔细琢磨你就会发现原来此人言之无物;有的人出言看似高深,但言语晦涩,听得你一头雾水;有的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的空话;有的人辞藻华丽、巧言谄媚,实际是哗众取宠。而生活中有些人惜言如金,但言之既出则一针见血;有的人语言简练,但却深入浅出,言之有理。
《鬼谷子·本经符》中有云: “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这就是成语“言多必失”的出处。为什么言多必失,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任何一个人都客观存在一定的语言失误率,从概率的角度来说,“言”的基数越大,失误的绝对数目就会越大;其次,言语过多,难免把时间与精力侧重在了说上,给思考留的时间与精力过少,必然会增加了语言的失误率。
我们从小被教育做人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意思是知道的就要说,要说就毫无保留地说。但长大后却发现,这句箴言是有问题的。首先,什么是“知”,是“真知”还是你所“知”?其次,如果什么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话,人岂不成了一台不知停歇的肉喇叭?再者,无所顾忌的“言”,难免变成伤人的刀。
聪明的人,在非原则问题上懒得作计较,在细小问题上懒得去纠缠,对不便回答的问题佯装不懂,对有损自身的问题假作不知,以理智的闭嘴化险为夷,以聪明的闭嘴平息可能发生的种种矛盾。一个人唯有静下心来,才能集中精力,才能心地空澄,才能明察秋毫之末,才能多听、多看、多想,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且,因为你恰如其分的闭嘴,无疑给别人留下了足够广阔的表演空间,而你则是一个好听众、好观众,这样无疑是会赢得别人的好感与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