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学家。不但文章出色,据说还是仪表堂堂、英俊不凡。当时的大夫登徒子,曾在楚襄王面前攻击文学侍从宋玉“好色”,襄王便把宋玉找来问话。
宋玉辩解说: “没有这回事。相反,好色的不是我,恰恰就是登徒子自己。”楚襄王问他有什么根据。宋玉就说自己有位邻家姑娘长得艳若天仙,没有一处不美。这位邻家姑娘,常常攀登墙头来偷看我,已经整整三年,我至今都没有搭理过她。
接着宋玉又说到登徒子,大意是: “至于登徒子,就和我截然不同了。他的妻子蓬头垢面、耳朵**,嘴唇外翻、牙齿参差不齐,弯腰驼背、走起路来还一瘸一拐的。这样的女人,登徒子却与之结为夫妻,已经同她生了五个孩子了。”
最后,宋玉反问楚襄王: “您看,我们俩究竟谁才是好色之徒呢?”襄王听了,觉得似乎也有道理,也就算了。
这是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写的故事。故事中,宋玉用两个事实的对比,明显得出了“谁才是好色之徒”的答案,让襄王不得不信服。我们在讲道理说服人时,要注意少用大道理,多借用事实与事例。讲大道理容易出现一种教训人的腔调,何况不少人从小到大听了很多的大道理,早就麻木甚至反感了。
历史的事实也可以用来作为说理的依据。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因此有所谓“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一说。
1937年10月11日,罗斯福总统的私人顾问亚历山大·萨克斯受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委托,在白宫同罗斯福进行了一次会谈。会谈的主要目的是要求总统重视原子能的研究,抢在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
萨克斯先向罗斯福面呈了爱因斯坦的长信,接着读了科学家们关于发现核裂变的备忘录,然而,总统对这些枯燥、深奥的科学论述不感兴趣。虽然萨克斯竭尽全力地劝说总统,但罗斯福在最后还是说了一句:“这些都很有趣,不过政府若在现阶段干预此事,似乎还为时过早。”
这一次的交谈,萨克斯失败了。
第二次,罗斯福邀请萨克斯共进早餐。萨克斯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决定再尝试一次。萨克斯知道总统虽不懂物理,但对历史却十分精通。
“英法战争期间,”萨克斯开始谈历史, “在欧洲大陆无往不胜的拿破仑,在海战中却不顺利。这时,一位年轻的美国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来到这位伟人面前,建议把法国战舰上的桅杆砍断,装上蒸汽机,把木板换成钢板,并保证这样便可所向无敌,很快拿下英伦三岛。但是,拿破仑却想,船没有帆就不能航行,木板换成钢板船就会沉没。他认为富尔顿是个疯子,把他赶了出去。历史学家在评价这段历史时认为,如果拿破仑采取富尔顿的建议,19世纪的历史将会重写。”
萨克斯讲完后,目光深沉地注视着总统。他发现总统已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罗斯福平静地对萨克斯说: “你胜利了!”萨克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明白胜利一定会属于盟军。
引用史实可以借助史实无可辩驳的说服力,生动形象而且引人入胜,有助于人们从中得出结论。
身边的事实更是不可错过的有力证据。 《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是
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的著名演说。全文不到1000字,列举敌国的侵略罪行不用贬词,宣布如此令人愤慨的事件竟不见激昂。演说有分析、有判断、有决定、有抨击、有号召,但所有这些,都建立于陈述事实的基础上。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在这个演说发表的第二天,美国即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我们引用事实进行说理时,要注意事实与观点的一致性,切不可让事实与观点相游离或相违背。卡耐基指出,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站不住脚的。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在具体的情况下,一切事物都有它个别的情况。这就告诉我们,正面说理不但要引用事实,而且事实要典型,要具有普遍意义。